康熙九子夺嫡

十三阿哥胤祥在"九子夺嫡"时,始终支持着不被看好的雍正。于是,雍正继位后立马册封他为亲王,连他籍籍无名的母亲也被"硬塞"进了皇陵,他也成为了清朝为数不多的"铁帽子王"。

胤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他的生母便是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在康熙废太后的十年,几乎是走哪都带着胤祥。胤祥诗文、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办事也是高效率,可以说是是康熙的得力助手。

后来,17岁的胤祥跟着康熙南巡,康熙命他和太子胤礽以及皇四子胤禛一起比划书法,足以见得康熙对这位儿子的另眼相看。

胤祥还是个骑马、射箭高手,据记载他"精与骑射,发必命中"。有一次,胤祥跟着康熙出巡狩猎,一只大老虎冲出林间,只见胤祥抡起利刃刺向老虎,老虎当场毙命,同行的人都夸他神勇无比。

胤祥的平时表现和康熙对他的态度,可以看得出康熙是比较宠爱这位儿子的。当时,皇八子的允禩的老师何焯在家书中也提到康熙对胤祥钟爱有加,前途无量。

可胤祥的母亲却并不得康熙宠爱,他的母亲章佳氏,出身镶黄旗,但并不是贵族小姐,而是低微的包衣奴才。她这样的出身是没有资格以秀女的身份进宫的,只能作为宫女入宫。

而此时的皇后佟佳氏正在找人为康熙诞育子嗣,凑巧章佳氏被康熙看中了,并且接连为康熙生下了两位公主和一位皇子。

可不幸的是,尽管章佳氏生了三个孩子,康熙却并没有宠爱她,反而是不太重视,只是为了让三个孩子有一个身份尊贵的母亲,这才封了章佳氏为"敏妃"。

或许,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时,他也意识到了胤祥的母亲太过低微,没有强大母族的支持,胤祥肯定得这场皇位争夺战中头破血流。于是,康熙为了保护胤祥,渐渐的疏远了他,既不重用,也不分封。

当时20岁的胤祥当然不会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他只能在被圈禁时哀叹。可康熙虽然表现得不喜欢胤祥,但还是去哪都会带着胤祥。

根据记载,胤祥有段时间身体不太好,生过一个毒疮。而此时的胤祥在经历了宠爱和冷落后,也意识到了政治权利斗争的残酷性,更何况是九个人争一个皇位啊。

按理来说,站队应该站最强的一边,可胤祥却一直坚定不移的支持者四阿哥胤禛。而胤禛一开始实力并不强,不受康熙重视,更没有强大母族的支持。

谁料,最后九子夺嫡四阿哥胤禛获胜,成为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一上位就开始报仇,狠狠地收拾了自家兄弟。

可他也没忘了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十三阿哥胤祥,可以说,没有胤祥,或许雍正未必能从那场腥风血雨中脱颖而出。

于是,雍正一上位便册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给足了胤祥地位和面子。同时,天性多疑的雍正也十分信任这个兄弟,将大权将给了他,任命其为议政大臣,兼职掌管户部,更是手握兵权,亲自为雍正练兵。

同样的,胤祥也没有让雍正失望,作为议政大臣尽心尽力辅佐雍正,立下了汗马功劳。雍正甚至专门下旨,允许胤祥的子孙后代继承爵位,因此胤祥也就成了清朝为数不多的"铁帽子王"。

此时的胤祥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雍正看着日益壮大的胤祥,疑心病又犯了。可他还是非常聪明的,他准备从胤祥的生母下手,抬高胤祥生母的身份,自然也是给胤祥增光添彩。

于是,章佳氏这个在康熙时并不受待见的嫔妃,却被雍正追封为了皇贵妃,取消了她不光彩的包衣身份,抬高为了八旗贵族。

雍正仍然觉得凭胤祥的地位,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索性打着"其子怡亲王贤,追进封"的旗号,打破常规惯例,硬是把一个死后追封的皇贵妃,塞进了皇陵,和康熙皇帝和合葬。

章佳氏一生平平无奇,入宫前后并无差别,却因自己的儿子出众,死后成了打破惯例,第一个葬入皇陵的妃子。

然而,悲哀的是,雍正是看在她的儿子胤祥的份上才给了她这份殊荣,可对她而言又有什么益处呢?

胤祥看到雍正对自己的一片真心,感动不已,更是拼命雍正效力,身兼数职,且每一项事情都做的完美无缺。据他的儿子说,胤祥每天晚上都会把工带回家做,往往是废寝忘食。

而胤祥和雍正兄弟俩的情谊也是历代封建王朝少之又少,世人常用"棠棣情深"来形容二人的兄弟情。

后来,胤祥积劳成疾,病重还不忘叮嘱大臣治理水坝。雍正时不时就会去看望胤祥,胤祥不到三个月就亡故了,时年44岁。

在康熙晚期,胤禛和胤祥是一对难兄难弟,到了雍正,两人却成了亲密无间的君臣,雍正给足了胤祥荣光,而胤祥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人一起把清朝推向昌盛时期。

 

拓展资料:

康熙儿子们的真实命运

01皇长子 胤禔谋害皇太子被终生囚禁

02皇太子胤礽犯错不争气被软禁至死

03皇三子胤祉 颇有文采被雍正关押折磨到死

04皇四子胤禛 夺位成功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

05皇五子胤祺 打仗时毁容善终

06皇六子胤祚 德妃所生早年夭折

07皇七子胤祐 未竞争皇位善终

08皇八子胤禩雍正关押宗人府到老

09皇九子胤禟 被雍正记恨终身监禁

10皇十子胤䄉(被雍正关押监狱乾隆二年释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