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是怎样的人

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取得了成功,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司马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司马光是一个节俭节约、思想保守、博学多才、沉着冷静的人。

1、节俭节约:司马光对财物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薄,没有什么爱好,对学问却没有不精通的。他在洛阳有田地三顷,妻子死后,他卖掉土地作为丧葬的费用。他一辈子粗茶淡饭、普通衣服,一直到死。

2、思想保守:但司马光的政治生涯并不突出,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的典型代表,因不满王安石而不择优劣尽罢新法, 又将神宗朝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还给西夏。日后在新旧党争时,沦为意气及权位之争、不再着重于国政运转。

3、博学多才: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4、沉着冷静:天圣九年 ,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他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下边。

 

拓展资料:

司马光直到三十岁出头了,还依旧是个光棍。由于司马光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朝廷的事情上面,对于自己的婚事也是一拖再拖。宰相庞籍给介绍个对象,没成想跟女生第一次见面一句话都没有说……

老领导庞籍在特别欣赏司马光,说他有宰相的才能,经常邀请司马光去家里作客,还推荐自己的夫人张夫人认识司马光。一来二去,司马光也就成了家中的常客。司马光对张夫人特别尊重,每次见面都行大礼。张夫人对于司马光也是特别的欣赏,就慢慢地动了别样心思。

张夫人有一位16岁的妹妹,由于父亲故去,一直住在庞家。张小姐性情温和,知书达理。京城的很多达官贵人都多次到府上提亲,但张小姐心气极高,那些王公贵族的公子都不入张小姐的法眼。张小姐多次跟张夫人打探司马光的事情,张夫人自然也就知道了妹妹的心思。

张夫人将妹妹的心思告诉了庞籍,庞籍也觉得两人特别的般配。过了几日,庞籍邀请司马光来家中参加家宴。司马光诚惶诚恐,随即答应。

到了日子,司马光穿戴整齐来到庞府,家眷引导到后堂花园。花园中已经摆下酒宴,庞籍和张夫人已经落座,静待司马光到来。司马光进来后,庞籍邀请他坐下,带到酒菜上齐后。张夫人告诉家眷:“去把小姐请出来”。司马光心里纳闷,没听说庞家还有尚未出嫁的女子。

不一会,张小姐盛装的来到众人面前,庞籍向司马光介绍了张小姐,司马光赶紧起身躬身回礼,张夫人连忙说:不必拘礼,并安排张小姐坐到了司马光的旁边。

家宴上,庞籍和司马光是频频地喝酒,张夫人也是将张小姐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司马光。说自己妹妹家室和相貌都出众,直到现在还养在深闺,尚未许配他人。司马光听到张夫人的话,顿时秒懂张夫人的意思,可是一直到宴会结束,一直都是低着头,自始至终都不敢直视张小姐。

司马光离开后,张夫人疑虑地说:“自己妹妹论相貌论家室都不差,为什么司马光一言不发,都不看一眼呢?”最后二人商量断定,司马光就是脸皮薄,加上有他们两个外人在场,更是让司马光不好意思了。庞籍随即决定,过几日再邀请司马光来家里做客。

司马光回到家中,对于张小姐也是感觉很好,心思有些触动。但碍于情面,自己也没有和张小姐订婚,自然不能对张小姐有任何非分之想。正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动”。第二天,司马光又接到庞籍家宴的邀请。

到日子后,司马光来到后花园,发现后花园空无一人。正在焦急等待的时候,一位女丫鬟走过来对司马光说:“先生,请移步后屋,小姐在屋里等候先生多时。”,司马光拒绝了丫鬟的邀请,说张夫人不在,我岂能随便进入屋内,万一传扬出去,有损小姐的名声。张夫人在屋内看到这一幕,觉得司马光就是不解风情,没得救!

庞籍突然告诉张夫人:“我有一个办法,保准好事就成!”

第二天,司马光去上班,一进官府,发觉其他人眼神都不对,赶紧追问好友孙兆,发生了什么事?孙兆笑着说:“老兄,平日都觉得你一副正人君子的做派,没看出来,兄台也会花前月下,和美人约会啊!”,说着就笑了出来。司马光不解,连忙质问孙兆为啥胡说。孙兆说:“府上的人都知道了,昨日,你去跟张小姐在庞府后花园约会,你还想隐瞒不成。”司马光连忙解释,孙兆打断道:“不用解释,以兄台的文采和风度,定能打动张小姐的芳心,我等都等着喝喜酒呢!”,说着就走开了。旁边的同事都哈哈大笑起来。

司马缸下班回到家,发现庞籍已经在家里等候多时。聊了后才知道,庞籍是到家里提亲的。司马光一开始就对张小姐动了心思,只是碍于没有订婚,就不能越雷池一步。没成想,昨天到后花园的事情已经传遍,断不能因此事而损坏了张小姐的名声。也就没有多推辞就答应了。

司马光成婚后,和夫人的感情极好。也曾写下了“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的诗句,道尽了自己对于夫人的感情。

可惜,幸福的生活总有它的不幸。结婚多年,张夫人一直没有怀孕。张夫人为此很自责,多次告知司马光让他纳妾,都被司马光严词拒绝了。司马光说到做到,从成婚一直到最后去世,恪守一夫一妻,和张夫人相伴到老。

元丰七年,张夫人病故。司马光万分悲痛,把自己关在书房不出门。十多天后,在养子的劝说下才去后花园走走,想起昔日和夫人在花园游玩的场景,司马光在一亭柱处题诗:“暂来还是客,归去不成家”,道出了自己对于夫人的思念之情。

 

钱钟书对于他和杨绛先生的婚姻说过一段话:“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过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过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都说这是对于美好婚姻最好的解释,而司马光和张夫人的婚姻,在一千年前就用他们的一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好的榜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