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刀怎成宰人刀,谁来回答央视的拷问?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有家名为“遵义欧亚医院”的民营医院,在4年多时间里,以治疗男性疾病为名,通过诱导就诊、虚构病症、套路患者、实施故意伤害,涉嫌诈骗、敲诈勒索被害人两万余名。韩某等28名医院骨干、主要成员,日前被公诉机关提起诉讼。

      如果来个简单的顾名思义或者望文生义,这家医院的名称,多少都带给人“贪大求洋”的感觉。制造某种心理效应,引诱甚至欺骗患者,或是这家医院从取名开始就确立的初衷,而事实上既不“大”也不“洋”,更像是苍蝇套豆壳。4年时间两万余人先后受骗被害,获利800多万元,如此“可观”业绩,便是无可置疑的佐证。

      男科被认为是相对隐私,不易启齿的科室,有人即使发现被敲诈,也无奈地吃哑巴亏,不愿也不敢声张,即所谓的“套路患者”。医院惯用的手法,是先以低廉的价格引诱患者,但上了手术台后,手术怎么做、费用怎么收,就根本没有患者说话的份了,更走不出陷阱。通常是在手术进行中,不断“发现新的情况”,“需要患者继续交钱”才能手术,手术多次“途中停止”,有患者被迫在“被简单缝合后”就去取钱,甚至“故意制造创伤”吓唬患者。患者成为砧板上的鱼肉,在痛苦、尴尬和愤懑相互交织的复杂心态下,屈辱地接受并完成手术。受害者不仅承受了经济压力,更饱受精神折磨和肉体痛苦。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按理说4年时间不算短,28名医生敲诈两万余名受害者都不算少,纵然患者自认倒霉不愿或不敢张扬,也不至于做到整齐划一,也当有忍无可忍而牢骚满腹的患者,怎么就能够筑起不透风的墙,以至卫生或治安主管部门“闻所未闻”,使医院持续作恶?央视因此发出了这样的灵魂拷问:如此恶劣的“敲诈患者”何以存在了4年,为何很多患者不敢去较真,当地卫生管理部门为何就没有发现问题?其实不独卫生主管部门,作为辖区内长期涉嫌诈骗、敲诈勒索和故意伤害的恶性事件,治安管理部门怎么也听不见?这确实是个需要拷问的问题。

       “遵义欧亚医院”28名医生受审,是以“涉恶”的定性被起诉并接受审判的。这就不难理解,某些人对长期作恶的医院,能够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了,因为涉黑涉恶案件,通常都有“保护伞”。既然如今作恶者遭到了报应,那么他们背后或隐或现的“保护伞”,是否都应声落马了?从央视“当地卫生管理部门为何就没有发现问题”之问来看,似乎还没有结果,否则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而不会有这样的“拷问”了。那么,案件中的“保护伞”何时现身亮相并接受处罚呢?遵义市有关方面又将如何面对和回应央视的拷问呢?

阅读原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