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案件频发,教育有点尴尬

      最近,媒体接连曝光数起发生在校园的案件或问题,读来令人唏嘘和震惊。虽然案件发生于不同地方,但呈旧案未了新案来的节奏,难免带给公众太多的疑惑:学校怎么了,教育怎么了?

       不妨看看媒体披露的案件或问题: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教师陶某,涉嫌强奸女生被刑拘;江西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陈锡明,涉嫌强奸女生被刑拘;河南扶沟县水泉学校发生“老师让学生吃垃圾”事件,涉事老师被批捕,校长被免职;陕西大荔县京师童迪幼儿园,因孩子吃饭慢,被老师要求到厕所吃饭,园长被停职;中南大学电视台台长被举报性侵学生致孕,正在调查核实。

       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相应地学校多、学生多、教师多,所以诸如此类的校园问题多?这似乎也能解释得“通”。但是,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文雅之所,自然应该拥有更多斯文,何况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么多案件或问题隔三差五地从校园出来,既令学校形象蒙尘,也使教师斯文扫地,实在有些看不下去。校园如此乌烟瘴气,怎么适合教书育人?教师这样折腾,又如何教得了书,还怎么育得好人?

  教师性侵学生,是严重的刑事犯罪案件,对学生造成的痛苦,对其家庭造成的影响,都无以言表。尽管有太多前车之鉴,更有法律伺候,却难以遏制某些败类的兽欲。从案件暴露的问题看,学校的管理真不敢恭维的,尤其发生在赣州师专的案件,有传言还有更多受害者,如果情况属实的话,显然是有些时日了,怎么都没有耳闻?至于教师“让学生吃垃圾”,要孩子“到厕所吃饭”,看上去更太过匪夷所思,真不好想象这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奇葩事情。这样简单、粗暴和下流的行为,与教育没有关系,也没丝毫爱的成分。如果不加以断然阻止和惩罚,不知道某些学校的某些教师,还会发明什么旷世的惩罚方式,直接惊落公众下巴。

       社会很复杂,我们当然不能指望校园是净土。但公众对发生在校园的案件,往往更加敏感,也特别无法容忍。盖因这类案件,更容易产生代入感,往往推己及人,毕竟教育几乎与每个家庭都有关系,联系也更为紧密。因为每个家庭或迟或早都会有孩子接受教育,自然担心这样的教育环境,以及这种不幸降临到自己孩子头上,更多些切肤之痛,导致舆情发酵,演变成公共事件。如果孩子不能在校园受教成才,反而受到身心伤害,肯定是不自在的。因此,案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公众心理的伤害和刺激,都是不言而喻的。

       教育的源泉是师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前提,频发的校园案件,恰恰缺失了“爱”,令教育有点尴尬。虽然不能仅凭个案而夸大问题,但问题断不可等闲视之,须正视“老鼠屎效应”。教师没有学高和身正这两样底色,很难为人师表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