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癌自杀式营销,能挽救《地久天长》的票房吗?

上个月的柏林电影节上,王小帅导演的新片《地久天长》获得很好的口碑,男女主角分别斩获银熊奖,一时风头无两。

上周末,影片在国内正式上映,票房却没能跟口碑齐飞。这倒也在意料之中,毕竟,近三个小时的时长,又是文艺片类型,对大众来说的确是个挑战。

这也是文艺片一向的尴尬处境,口碑爆棚,票房遇冷。

片子的确是好片子,上映一周才三千多万的票房也是真的可惜。但这几天主创人员的一系列营销宣传,实在令人咋舌,原本对片子的好感都打了折扣。

王小帅导演先是在自己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文案,不仅现场教学“泡哥泡妹”,还不乏“初夜”、“她不好意思拒绝,再然后嘛……”等露骨字眼,让人瞠目结舌。

紧接着,微博上又流传出王导的一系列宣传文案截图,有号召大家陪老人看电影的,有提议组织离退休人员组团观影的,还敦促好友们一起转发自己的“泡妹泡哥秘籍”……

仿若一个活跃的微商号。

王导的这一系列操作,让人又心酸又生气。

一方面,为《地久天长》这类好片子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而惋惜,另一方面,也为王导堪称丢盔弃甲的乞讨式营销感到悲哀。

文艺片,常常要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张艺谋的《归来》、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曹保平的《狗十三》等影片,质量可圈可点,票房却显得微不足道。

《百鸟朝凤》曾靠制片人下跪的闹剧,实现一定程度的票房逆袭,但与商业片相比仍是杯水车薪。

文艺界也是存在“鄙视链”的,看独立电影的鄙视看大众电影的,看文艺片的鄙视看商业片的,听独立摇滚的鄙视听流行音乐的,读莎士比亚的鄙视读村上春树的……

梁文道曾经吐槽:觉得别人比自己俗气,总是欣赏着自己其实永远无法企及的深刻,这才是一种媚俗。

时常听到一些人评价另一些人“书生气”、“不接地气”、“不讨喜”,说的都是他们过于坚持原则,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本心。

但是,话又说回来,假如一个读书人整天变来变去,圆滑得不得了,那他还会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吗?

王刚老师曾经在综艺节目里提过一个词,叫“媚青”,意思就是现在年轻人占据了主要市场,所以大家都开始拼命讨好年轻人。

学网络用语、用弹幕吐槽、追逐年轻人流行的事物……这些行为,如果不是真的喜欢,总让人看着有些不自然,刻意迎合的痕迹太严重了,也许能博得年轻人一时的好感,但是看起来,违和感太强,并不体面。

和“媚青”一样违和的,莫过于现在90后00后争相自称中年人。急着认老,急着养生,急着掉书袋,好像这样可以让自己看起来非常特别。这样的画面,同样谈不上体面。

我们人类,太需要认同了,无论是观点上的还是情感上的。我们期待“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随时做好集体被感动的准备,然后在集体情感和认同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这种感觉太舒服了,舒服得可以丢开所谓的思考和怀疑。

王导的《地久天长》里,没有粉饰太平,相反,它在努力地揭开伤疤。近三小时的时长,长达三十年的故事,两个家庭的半生命运,痛失爱子、远走他乡、养子离家、丈夫出轨……最后终归于平淡,导演及主创的态度都浸在了那个时代的集体苦难之下。

《地久天长》就像在对历史缓慢地逼近、凝视,它似乎在告诉我们,不可说,也不必说。

电影之外,王小帅导演却放弃了克制与隐忍,即使被批判也惜字如金,一句“我不适合搞营销”了事。

我不清楚应该如何拯救文艺片,又或者说,文艺片是否需要拯救。但至少,王导这样的路子,显然是行不通的。

在这个时代,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

老人不媚青,青年不油腻;我们不倨傲,也不媚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