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

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站。2006年代表性项目名单中的黄梅戏介绍称:“清末湖北黄梅县一带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这个说法虽欠历史依据,但是也说明“黄梅县的民间小调,在清代乾隆年间随当地逃水荒的农民传入安庆地区….”(见陆洪非的《黄梅戏源流》)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传说”。

黄梅戏起源安庆有证据,采茶调传入怀宁纯属“伪命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关于黄梅戏的介绍

那么为什么又说“清末湖北黄梅县一带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 ”呢?有什么历史证据呢?

据说申遗时的依据是1920年安徽《宿松县志》的记载“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

在这里我有几个疑问:

一, 自己县的县志记载他县的事项吗?

二, 既然你说“梅俗”就是“黄梅县的风俗”,那么为什么“黄梅采茶调(戏)”不简称“梅调(戏)”。

三, 早在道光八年(1828)《宿松县志》风俗志中就记载了十月唱采茶的习俗:“十月立冬后……农功寝息,报赛渐兴,吹笙击鼓,近或杂以新声,溺情或志,号曰采茶,长老摈斥,亦绌郑之意云”。自己早在90多年前就唱采茶了,难道还要90年后从隔壁再引进“采茶”?岂不是笑话?

黄梅戏起源安庆有证据,采茶调传入怀宁纯属“伪命题”

道光八年《宿松县志》中记载的“来茶”

将1920年安徽《宿松县志》作为证据,真是滑天下之稽。关于“梅俗”的解释2018年《南京农业大学报》中《梅雨时节话梅俗》一文做了最好的解释:“因为唱戏时期多在黄梅成熟的季节,故名‘黄梅戏’。黄梅戏用安庆方言念唱,以委婉清新的唱腔和淳朴细致的表演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道光八年(1828)《宿松县志》记载的“十月唱采茶”也推翻了“采茶”的传入的说法。

再说采茶调清末传入怀宁县,也纯属无稽之谈。清末一般指晚清。 晚清(1840年—1912年),是清朝统治的晚期。据道光五年(1825年)《怀宁县志》其风俗志中记载:“……至元夕,乡中无夜无灯,或龙、或狮、或采茶、或走马,第取磔攘之意”。说明采茶灯(调)在1825年前已经在怀宁城乡流行了。

黄梅戏起源安庆有证据,采茶调传入怀宁纯属“伪命题”

道光五年《怀宁县志》关于“采茶”的记载

采茶调不只在怀宁地区流行,在桐城城乡也深受欢迎,根据道光十四年(1834)《桐城续修县志》风俗志载:“正月……十三日为之正灯(……又有船灯、马儿灯、采茶灯……谓之灯节)”。道光八年(1828)《宿松县志》更是明确:“十月立冬后……吹笙击鼓……号曰采茶。”十月不是采茶季节,”吹笙击鼓….号曰采茶”说明已经是采茶戏的绉形了。

黄梅戏起源安庆有证据,采茶调传入怀宁纯属“伪命题”

道光十四年《桐城续修县志》关于“采茶灯”的记载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黄梅调传入安庆更本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我更愿意相信江西省戏曲理论家、戏曲史学家流沙与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毛礼镁在《采茶剧种散论》(2006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一书有结论:“……以上这些事实证明,皖鄂采茶灯的原始形式,是由浙江传入安徽,再由安庆转到卾东黄州地区,这一点可由采茶歌曲调和某些歌词为证”。

黄梅戏起源安庆有证据,采茶调传入怀宁纯属“伪命题”

《采茶剧种散论》截图

黄梅戏在二十世纪50年代正式定名以前有很多种称呼“黄梅调”、“采茶调”、“花鼓戏”、“怀腔”、“府调”等等。值得注意的是1984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剧种手册》中关于湖北黄梅采茶戏的记载:黄梅采茶戏,原叫“哦呵腔”。1984年由黄梅县人民政府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梅县志》中载“黄梅采茶戏,简称“采茶”,俗名“采子”。这些史料中都没有记载“黄梅采茶戏(调)简称“黄梅戏(调)”的说法,也直接证明“黄梅调(戏)”不是“黄梅采茶调(戏)”的简称。

黄梅戏起源安庆有证据,采茶调传入怀宁纯属“伪命题”

1984年《黄梅县志》关于黄梅来茶戏的记载

至于安庆本地的歌调为什么有“黄梅调”这种称呼呢?其实“黄梅(歌)调”就是怀宁黄梅山周边的山歌、民调的称呼。早在康熙十四年(1675)《安庆府志》《山川志》中载:“黄梅山,西北四十里。”民国《怀宁县志》《祠祭志》载:黄梅庵,在黄梅山(康熙十四年(1675)《安庆府志》载在石镜山),明邑绅阮自华(康熙十四年(1675)《安庆府志》载为阮坚之)建石濑阁,今圮。”这里不仅记载了黄梅山,还记载了被后人称为“皖江戏剧鼻祖”的阮自华在山上建有“石濑阁”。这一切都与安庆“黄梅调(歌)”的来源及“黄梅调”的名称由来有关,《中国日报》网、《中国网》等媒体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这里也就不细说。而且道光《怀宁县志》县域图中,在黄梅山附近有“大桥头”、“百子山”的记录,这应该不是与黄梅戏《夫妻观灯》中的唱词纯属巧合吧。

康熙十四年《安庆府志》关于黄梅山的记载

康熙十四年《安庆府志》关于黄梅庵的记

《龙眠风雅》中关于阮自华的介绍

“黄梅调”前身也就是黄梅歌,桐城山歌、民歌早在明朝中期就流行。明戏曲家冯梦龙在其《山歌》一书中就收集了“桐城时兴歌”24首。清朝文人、康熙年间的宰相张英对桐城歌也情有独钟,他将桐城歌称为“插田歌”、“樵歌”,他的诗句中多次提到。其中一首《山中观农夫力田之苦》:黄梅节近苦滂沱,正是山中力作多,雨湿短蓑泥没骭,农人犹听插田歌。这首诗写的是黄梅季节,农民在山田中干农活,雨虽然很大,但是农民仍然唱(有听就有唱)着“插田歌”(桐城歌)。

《文端集》中《山中观农夫力田之苦》诗

另一首《避暑》:避暑亭轩傍水开,钓丝閒捲独徘徊。云根忽抱山腰起,雨脚遥穿松顶来。箸底新教尝苦菜,枕前时听落黄梅,人间清福谁能领,此际应无客与陪。这首诗写的是悠闲垂钓时光,吃着苦菜,听着优美的声音,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桐城著名景点“六尺巷”就因为张英的家书而命名,他写的《山中观农夫力田之苦》这首诗说出了农夫的心声,因通俗易懂,在民间流传,这也许就是“黄梅歌(调)”(黄梅时节唱的歌<调>)名称的另一个由来。

黄梅戏前身另一名字“采茶调(歌)”,早在唐朝诗人秦韬玉,就给安庆天柱山茶写了一首《采茶歌》。

黄梅戏起源安庆有证据,采茶调传入怀宁纯属“伪命题”

《全唐诗》中秦韬玉的《采茶歌》

元末明初的十余年间,安庆及其邻近地区处于多方势力的争夺之下,易手多次,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元末明初,与安庆府相距仅数百里的江西饶州路(约相当于今鄱阳、余干、万年、乐平、德兴、景德镇、浮梁等市县,元属江浙行省)较少受战祸波及,依然地少人多。明初政府鼓励向江淮和其他人烟稀少地区移民,外来移民登记的土地不仅能合法登记为私有财产,还能享受到一定期限内的赋税优惠,就这样大批“瓦屑坝”(移民集散地,移民均来自鄱阳湖周边)移民纷纷移民到安庆等地。民国《宿松县志》民族志氏族表中载:该县256个氏族,其中178个族氏来源于江西,48个氏族来源于徽州及本省其他地区(包括婺源县徽州迁入有20个氏族)。桐城《三安汪氏宗谱》:“有炎公者,由徽迁豫章之瓦屑坝,至庙龙公胥宇于桐西三安,系传十余世”。《皖怀潮氏宗谱》:“善长公由瓦屑坝迁皖,宅白云山(万松山)下,即今太平境,旧名潮家巷。”据《中国移民史》第一卷记载:“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至此时,迁入安庆府的江西饶州、九江等府籍移民约为27万……”

由于安庆自古盛产茶叶(宋朝官方就在太湖设立茶场、明《安庆府志》有安庆多处产茶的记载),江西人口的迁入,也带来了江西及徽州地区的“采茶歌”。江面移民加上土居户融合,产生本地语言、腔调。

清《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载:“师讳超远字子肃,无为州人……,崇祯辛未十月十八辰时生……六岁出家于四面山(笔者注:太湖县有四面山)水洁泉禅师座前,后住六安山摩云庵,十八岁闻采茶歌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句,忽觉生死事大虚度光阴”。这说明明末清初时期采茶歌在安庆周边很盛行。

前面所说的清朝《怀宁县志》、《宿松县志》、《桐城续修县志》都对“采茶”有记载。种种史料表明安庆地区民间早就有自己的“采茶调”。

综上所述:采茶调清末从黄梅县传入纯粹是“伪命题”,毫无证据。安庆以本地山命名的黄梅调(歌)、以及本地采茶调早在清末以前已经十分流行了。至于黄梅戏声腔起源于安庆等证据详2018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专著《黄梅戏起源》一书。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发祥于安庆有证有据,源流十分清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