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也就是我们民间俗称的“鬼节”!一提七月半莫名小害怕?别怕!那是你不懂中元节…

中元节诸多禁忌
杂七杂八的民间传说和讲究
然而更多人不知道的是
它的重要性在于祭祀,传承
中华民族文化永远不断的“孝道”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起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
中元节,古时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相比其他传统节日,中元节透着一股“寒意”,人们也习惯称之为“鬼节”、“亡人节”,时间在农历七月半。
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完整体系,各有分工。与祖先信仰相关的节日每年就有三个。
相比于清明节对家族祖先的追怀,寒衣节为亡人送衣物,中元节的特点是一种超越家族的普度众生,祭奠的是所有先人。
过去它和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庆元宵;
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
在中元节里,南方人会到河里放灯以纪念亡故的亲人,北方人多以到亲人的坟墓上挂灯烧香的方式来纪念亡人。中元节,既可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又让人谨记父母的恩德,是双孝节日。
中元节晚上可以出门吗?当然可以。
以前总听老人说,中元节晚上不能出门,那中元节晚上到底可以出门吗?
因为中元节很多习俗都是在晚上进行的,不出门的话怎么参与活动呢?
但是中元节的夜里,到处都是祭祀的场景,胆子小的人很容易被吓到,而且中元节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晚上温度比较寒凉,太晚的时候在外面,容易受寒着凉,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确实是不要太晚在外面。
中元节禁忌:
1、不要太晚出门
中元节时更深露重,太晚出门很容易着凉,而且,中元节的夜里,到处都是祭祀、烧纸钱的场景,胆子小的人很容易被吓到,因此,不宜太晚出门。
2、不要乱踩冥纸
有说法是人间的纸就是冥界的钱,因此,中元节这天,人们会为亡人烧纸,追思和缅怀先人,烧纸寄托了生人对亡人的思念,乱踩冥纸会显得不尊重,因此,中元节不要乱踩冥纸。
中元节一定记住三个关键词——
“孝道!敬畏!传承”
从有关七月十四/十五的众多民间传说中
可深切体会到七月十四/十五的祭祀
具有双重的意义在
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
一是发扬推已及人
乐善好施的义举
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
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
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
七月十四/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
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
七月十四/十五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种文化
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
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
其文化核心就是——敬祖尽孝
拓展资料: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中元节,中元节来源于道教,我国古代把农历一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分别称为上元、中元、下元,即正月十五为上元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 ,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古人认为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是地官赦罪日,下元是水官解厄日。

中元节习俗
在我国,中元节的主要又两个习俗
第一:放河灯
在民间中元节的习俗中,放灯是很重要的环节,放灯是一件善事,也表示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亲人一种挂念、一种相思之情 ,在民间中元节的习俗中,放灯是很重要的环节。
在民间世俗里,“七月半”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放河灯是我国一些地区中元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于中元夜和亲朋好友一起来到江边放飞写下祈愿和祝福的河灯,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和心愿。
祭祀祖先、不忘根本固然是好,不过 我们在祭祀祖先的同时,注重环保和消防安全,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第二:焚烧纸钱冥财
中元节,在我国很多地区都会大量焚烧纸钱冥财,以便祖先在另外一个世界享用。一般纸钱冥财都要写上享用人的姓名,以保证祭祀焚烧的纸钱冥财可以到达指定人手中,这种习俗流传至今,虽然全国各地叫法不同,但是形式基本一直,还要供奉食物,这种焚烧纸钱冥财的做法,更像当今的邮寄钱财,只是邮寄的手段变为焚烧而已。

“七月半,鬼乱串”是真的吗?
佛教称中元节为盂兰盆节,也叫鬼节,相传这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称呼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会回家接受香火供养,孤魂野鬼就到处游荡找东西吃,所以有“七月半,鬼乱窜”的说法
其实,这个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纯属是迷信,我们现代人都相信科学,不信鬼神的存在,所以这个说法现代人都不会信。这个节日其实更多的内涵是想让人们更加尊重传统、敬畏先人与鬼神,不仅可以修持自身、身心端正,更可以积累善因,留下善果。所以从这点来看,中元节也并不全是迷信活动,也是有着很积极的意义的。
“五件事,不能干”指的是哪五件事
1、不能床头挂风铃
中元节这天不能在床头挂风铃,古人认为因为风铃容易招来鬼魂,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因此民间老人都比较忌讳这些。其实这些都是封建思想,不可信,不过床头挂风铃也有不妥之处,一旦晚上不注意碰到风铃,静静的夜里突然响起的铃声,会令自己和别人惊醒,影响休息。
2、晚上不能乱走
古人认为 ,中元节晚上不要到处乱走,据说这天晚上阴气太重,出去易碰到游荡的鬼,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不过现在看来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中元节的夜里,很多地方都是祭祀亲人的场景,看起来有点阴深恐怖的感觉,还有一些亲人会哭泣,所以那些胆子小的人很容易被吓到。而且中元节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晚上温度比较寒冷凉,太晚的时候在外面,容易受寒着凉,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确实是不要太晚在外面了。总的来说,如果我们行得正,坐得端的话,就不怕鬼神,晚上也不怕了。
3、不乱踩冥纸
中元节这一天,路边往往有烧纸的人,古人认为烧过的冥纸不要乱踩,那是烧给鬼魂的钱财,往往会有鬼魂在捡拾,如果你踩到他们的东西,他们会不高兴,那你就要倒霉了,其实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不过,如果踩上了烧过的冥钱,不但会把鞋弄脏,还可能会因为冥纸没有完全燃尽而烧坏鞋子。
4:不能去河边
俗话说,“七月半,鬼乱窜 没事别往河边站”,古人认为,在中元节这天,鬼混都是渡水而来,所以千万不要去河边,另外,有些人认为中元节这天有很多水鬼,会出来为自己找“替身”。如果在“七月半”的晚上外出,或者在河边行走,那么就很容易被鬼魂拉下河,所以民间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事情。其实这些都是迷信,不过农历七月十五的河水,不仅水位依然很高,没有下落,而且这段时间昼夜温差开始加剧,水温也开始变得彻骨的寒凉,所以这个时间下水玩耍、游泳或者一不留神滑到河里,很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在晚上。所以说按这个思路,晚上不在河边走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5、十字路口的钱不要捡
在民间 ,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中元节这天,把久病之人的头发卷在纸钱之中。然后故意丢到行人较多的十字路口。如果谁把这钱捡去,那么也会把病给带走。从而让病人好转,但捡钱的人却会因此生病。本人认为,这纯属于封建迷信,无稽之谈。

另外,在民间 ,中元节这天,还有很多的忌讳,比如说不能在外面晾衣服,晾衣服会被鬼穿,不要乱拍别人的肩膀 ,晚上不要喊别人的名字,晚上听到别人喊自己的名字不要应答,不要把筷子插在饭碗的中央,不能乱说话,不可偷吃贡品等等,至于为什么,答案也都于封建迷信有关,不可相信。
总之,“七月半,鬼乱窜,五件事,不能干”,这种说法不尽正确,都是迷信的说法,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我们能做的,无非是怀着对祖先无限的思念与敬畏,带头弘扬孝老、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带头倡导移风易俗,厉行节约,带头树立文明祭祀新风,革除祭祀陋习,用文明之风缅怀先人,为先人献上一簇鲜花,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