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比起失业我更害怕失群

前日,偶尔刷到知乎上一大堆关于35岁失业的话题,这次不光是程序猿的恐慌,还有很多金融、科技、互联网等领域的运营狮都一片哀嚎。

脑袋嗡嗡的,我TM今年也35了啊……

到底失业背后,我们在害怕的是什么?

我想可能会是:

1.收入断档(失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

2.能力局限(擅长的技能没办法用到其他领域)

3.失去目标(本来就没,但这次被自己知道了)

4.失去圈子(原来同事和圈内人,都形同陌路)

这种状态的失业,我把它叫作“梦醒了”!

(二)

既然醒了,那就得认清“自己”

清楚什么该努力去做,

什么该克制和放弃;

什么要今天做,天天做,

什么要以后想,以后会得到。

如果说失业仅仅是失去个职位,那我都失去很多年了…

但职位也没那么简单:

意味着公司作为你背后的平台支撑;

意味着你能干成很多本来靠单干,没办法做成的事情。

网上不是流行一句话,叫做“离开了平台你什么都不是…”

没人告诉你最终要实现什么,没有了过去公司给予你的资源、资金、资历,没人配合你完成各项阶段任务推进,自然你就什么都不是了。

不过,很多时候

问题里都藏着答案,反过来看也就是转机…

(三)

假如你已经可以清晰的认识到:

资历是行业内对你价值的认可,

资源是认可后愿意给予的支持,

配合团队就是适合的人及协作机制

……

那么你就可以将“没有”变成“有”,一个人活成一家公司。

因为一切都是基于群体共识:

公司内是目标、愿景和标准;

公司外是价值、价格和信赖。

疫情期间很多人忙碌的节奏被打断

但同时也成就了很多人:

有的为了社会大爱,赶赴疫情重灾区,成为真正的天使;

有的为家人,学了更多的烹饪菜肴和烘焙,可以开一家私房菜馆了;

有的重拾自己的兴趣,玩皮艺、木艺、石雕,成了个兼职匠人。

有的终于可以定下心,完成了自己的行业经验总结,著书立作,帮助更多从业者。

……

这一切都是因为“爱”,爱自己,爱家人,爱别人

稻盛和夫说过最伟大的商业模式就是“爱”——利他。

利他就不会失群,利他就永远不会失业

共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