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心理医生的流程是怎样的

曾经有一位青少年来访,她以为做心理咨询就是去看心理医生,而“医生”就是医院里穿白大褂、坐在诊室里那样的,很严肃、很专业的问你问题,你来回答,然后医生开检查单、化验单、开药……

如果,到医院里看心理科或精神卫生科,过程确实是这样,但是心理咨询不是这样。

首先,心理咨询中的角色,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而不是医生和患者。

心理咨询师,是接受“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系统培训、考核认证并且合格的,执证上岗的心理咨询师。

来访者,是主动、自愿接受心理咨询的所有人(成年人、未成年人)

其次,心理咨询不单纯是咨询师问,来访者答,而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共同努力,一同工作的过程。

很多时候,来访者会希望咨询师马上给出答案和建议,甚至是解决实际的生活困境,比如:我要不要换工作?我要不要分手?我要不要离婚?我要不要考这个专业?我要不要进入一段新的恋情?我该怎么做?……

这样的生活困境,其实,很多时候,在见咨询师之前,你已经在好友、闺蜜、亲戚或长辈那里寻求过很多建议。现在,之所以来找咨询师,是因为直接给建议,效果有限。甚至,很多时候,是知道但做不到。

咨询过程,是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探索自己内在真实的需求和愿望,而非他人的观点和评价。是重新认识自己,做出改变和决定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咨询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是需要付出主观努力和承受一定压力的。看到自己陌生的一面,体验到从没体验过的感觉,可能会有些不习惯,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不同流派,对于咨询工作的理论技术差别非常大,难一概而论,保持开放,信任,勇敢的心态,探索和开启新的人生之路,是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一起做的事。

此外,心理咨询不是一蹴而就的,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尽快走出困境,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心理咨询也需要一个过程,有的问题适合短程咨询,4-12次咨询(1-3个月)也许就豁然开朗;有的适合中程咨询,12-48次咨询(3个月-1年);有的则需要长程的咨询,即一年以上。要根据实际问题、客观环境以及经济因素,全方面综合评估。

一般而言,问题越多、越复杂、持续时间越长,需要的咨询时间也越久。涉及到原生家庭、童年创伤、深层次性格、人格问题也会需要较长时间的咨询。另外,如果咨询期间出现新问题,咨询目标调整或增加,咨询周期也会相应延长。

如果你觉得问题已经缓解,希望暂时中断,看看效果如何,这就到了咨询结束的时候。千万不要不辞而别,因为咨询师也需要评估,看你是否可以离开咨询。你们需要一起讨论,回顾咨询过程,探讨结束带来的影响,以及展望以后的生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