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我一个同学多年前问我的。
他是某个地方的副市长,曾经分管过城市规划。
我很认真地考虑了一下,然后回答他:“这个差距是全方位的,不是某一点的差距。”
上海的财政收入,别的城市能比吗?
上海的人才积淀,别的城市能比吗?
上海的百年发展,别的城市能比吗?
上海在中国的重要性,别的城市能比吗?
等等这些,都是上海远超别的城市的地方,所以,上海领先别人,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当然,上面这些话,某个城市肯定要不服气了。每次我到某城市出差,上了出租车,司机就喜欢问我从哪里来。如果我说从上海来,他就开始一路贬低上海,说上海如何如何不好。我往往一笑了之,何必和他一般见识呢?人家上海的司机从来不问我从哪里来,人家就只做生意。
问题是,你可以不服气,但是,你花了国家这么多财政收入,你把城市建成什么了?投资不比上海少吧?人才比上海还多吧?可是,把城市搞成一个大工地的样子,你不觉得有意思吗?
自从去年疫情爆发以来,上海零零散散也有好几波疫情了,但是,无论是发生在浦东,还是发生在浦西,我们在上海就丝毫没有感受到疫情,唯一感受到疫情,反而是我们离开上海,到外地出差的时候。
在上海,除了发生疫情的小区隔离了,其它地方照样歌舞升平。但是,只要离开了上海,我们就成了危险分子。比如,我到上海隔壁一个城市出差,我明明没有去过浦东,而且行程码也显示正常,人家一看我的户籍是浦东,马上禁止我入住酒店,不管三九寒冬大半夜的,理由就是一个:为了防疫。你和他们讲道理,哪有道理可讲?
他们的理由就是上边的规定。至于这个至高无上的上边是什么,人家翻翻白眼,懒得理你!你能怎么办?说多了,就以危害防疫为由抓了你,你还没法投诉。
所以,别的城市只要发生疫情,那种神经反射,就好像一只草履虫,他们最拿手的就是全员核酸检测,六轮全员核酸检测,完全不考虑花了多少钱,投入多少防疫工作者。
上海的防疫是瓷器店里抓耗子。有的城市呢?呵呵,就是宁愿打碎所有的瓷器,也要把一只小耗子抓住。美其名曰为了防疫。
不是说防疫不重要,问题是,我们为啥不学习一下上海的经验?
我不相信别的城市没有专家,没有足够的防疫人员。
可惜,别的城市就缺少上海这种担当。
比如,在没有发生疫情之前,有几个城市做过疫情推演,练习过如何精准防疫、物资准备?我估计不多吧?
所以,才会出现一旦疫情爆发了,各地的表现就慌慌张张手忙脚乱的。最常规的做法就是一刀切,全员核酸,封城封路,各种奇葩措施,完全没有逻辑性。比如前两天有人在网上发文,质疑某地的防疫逻辑陷入了死循环,不就是很形象地暴露了这些问题吗?
我是学危机管理的,我很纳闷,这些城市到底怎么了?也许他们怕担责任,可是,他们的领导都是聪明人啊,上海也属于中国,难道这现成的作业,就不抄一下?
另外,疫情都一年半了,国家层面,就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指导意见,让各个城市按照预案好好学习一下吗?这有多难呢?
所以,当网上曝出RL、YL等地方因为疫情,导致老百姓生活困难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起我同学的问题:我们和上海的差距表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