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一审是几乎不可能结束的,因为诉讼的败诉方99%都会上诉,尽管二审翻盘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上诉可以拖时间,可以慢慢的恶心胜诉方。这种情况几乎就像黑暗森林法则一样精确,只不过大家都怀有幻想而已。如果讨厌打官司拖拖拉拉,就在合同中约定仲裁吧,一裁终局。
我们一个客户的案件一审胜诉了,对方提出上诉,马上就要打二审,客户在得知一审的判决数额不算数之后,不禁感慨道,天哪!其实,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见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目前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如果不是特别情况,都是“一裁两审”,所以很多公司就利用这一点,故意拖延时间,但目前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而且公司就算利用这个规则继续上诉拖延时间,也是合规的,这是公司正常的权利,不可能因此受到处罚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的劳动仲裁,可以不用花那么久时间?公司这样故意拖延时间,故意上诉,对公司有什么弊端呢?
一、什么情况下属于终局裁决?
其实我们只需要记住这一点:“对于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等劳动仲裁请求,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就属于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情形!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劳动仲裁结束后,公司是不能继续起诉到法院的,但我们自己仍然可以起诉!如果超过这个金额的,公司就能继续起诉到一审法院,并且之后还能上诉到二审法院!
举个例子,假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是2000元,那么12个月的金额就是24000元。这个时候李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16000元,支付拖欠工资6000元,这个时候两个请求均没有超过24000元,当劳动仲裁裁决出来后,公司就无法起诉到法院拖时间了。
二、公司这样故意起诉、上诉,拖延时间,难道对公司没坏处吗?
我们要知道,如果仅仅是劳动仲裁,无论胜诉败诉,在企业信用公示系统里是没有任何显示的,也就是第三方是没办法通过网络查询到的,除非是去对应的劳动仲裁部门查询。
而从起诉到一审法院开始,其结果的判决书等,都是会公示的,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是在企业信用公示系统里查到到公司的这些案件,劳动争议的也好、还是其他经济纠纷的,都可以查到。
如果对于一般的小公司来说,可能还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因为公司老板本来就没想把公司做多大,可能只是赚一笔钱就跑路的那种!
但如果对于大公司,或者一些经常投标的公司,这些案件多多少少对公司都会有影响。但劳动争议案件,一般都不会对公司产生太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目前劳动争议处理流程是这样的,公司继续上诉拖时间,也是合理的。包括其他经济纠纷等案件,一样是要经过一审二审!不同的就是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费只有5元,相比其他的诉讼,成本太低,所以公司根本不会心疼,才会故意上诉拖延时间!
拓展资料:
从程序正义的角度来看,上诉是法律赋予他的权利。
如果我们留意观察一下,还是有一些案件,出现了二审改判的情况。
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一些案件,一审败诉,二审改判。同样的案件,在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
只要当事人不服从一审判决,自然有权提起上诉。说不定,二审就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比如有一些专利侵权案件,一审判决被告败诉,赔偿几百上千万。可到了二审,认定被告不构成专利侵权,自然就不用任何赔偿。
所以,当二审有机会翻盘时,你会放弃上诉的机会吗?
上诉可能并非为了拖延,有时只是因为不服气
也遇到一些当事人,一审败诉后表示不服,或认定赔偿数额过高,或认为自己不侵权。因此,在有机会翻盘或者减少赔偿时,当事人一般都愿意去尝试。
所以,在对方没有恶意采取其他措施拖延时间时,上诉必然是要被支持的。
拖延案件,可能是一种应诉策略
作为案件的被告时,有时可能因为案件复杂,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收集证据、调查情况,也会提管辖权异议,来争取更多的答辩时间。这都属于正常的诉讼策略,并非恶意拖延。
如果仲裁和一审都已经胜诉了,那不妨等等二审,让对方输得心服口服不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