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草案反转,舆论再抢别样“头功”

     备受关注的昆明李某草死亡案,终于等来最新消息,李某草家属收到警方的立案通知书:昆明市公安局对罗某乾强制猥亵侮辱案立案侦查;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对罗某乾等人过失致人死亡案进行立案侦查。

      尽管案件还只进展到“立案”这个初始阶段,但其间经历的“一波三折”,却令人印象深刻,更有些无法释怀。在9月9日李某草死亡前,因为有着与同学及同学的两位男性朋友在酒吧饮酒的事实,警方对该悲剧的定性,先后经历“相约自杀”“醉酒死亡”“意外事件”之反复和变化,即都排除刑事案件可能。

       案件的转机出现在相关视频曝光后,家属对警方不立案的决定表达强烈不满,并直接通过网络发出诘问,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后,方有昆明市公安局的提级调查,并最终给出以“强制猥亵侮辱案”立案调查的结论。不堪想象,假如没有网络的参与性和透明性,吸引了公众围观和舆论热议,案件是否能够“峰回路转”,带给死者家属期待真相“水落石出”的希望曙光,或者可能的公正还要迟到多少时间,还真不敢预测更没法乐观的。

  最近,昆明在媒体的曝光率较高,尤其是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挖掘出来”的孙小果案件,案件之严重、影响之恶劣,以及涉案公职人员之多,已然轰动全国,教训尤为深刻。昆明警方本该从中吸取教训,坚持严格和公正执法,着力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还出现李某草案立案的“波折”,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从曝光的视频看,李某草被侮辱的现象还是有着比较直观之特征的,当地基层警察缘何如此“铁石心肠”拒绝立案,非得在舆论场炒得不可开交,才姗姗来迟地立案,确实让人无法理解;而办案人在此过程中竭力撺掇死者家属调解的情节,也不能不令人怀疑其中是否有猫腻。

       类似这样通过网络“倒逼”后立案的情况,其实之前也曾出现过,事实上并不新鲜了。社会上也早就流传着所谓“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的“秘诀”,可惜依然有执法部门,用“实际行动”给传说中的“秘诀”提供口实。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某些执法部门的思维和表现,与依法行政的理念和要求格格不入,损害了执法严肃性和法律权威性,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相关部门必须从这样的问题中,深刻查找主客观原因,切实提高依法办案的意识和能力,才能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是当务之急。而对疑似存在的执法不公,更应该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实施严格的问责,以儆效尤。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公正要体现在每个环节,是通过严格公正执法体现出来的,不能由舆论“逼”出来,并抢了别样的“头功”。李某草案反转固然可喜,昆明警方的反思和问责更不可或缺。

阅读原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