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也关停了

  偶然看到一篇消息,HUGO公众号自主注销了。没有任何来自HUGO或者腾讯官方的解释。

  根据网上媒体的分析,HUGO被关停的原因大概也是言论不负责任,煽动读者负面情绪。

  用了一个也字,是因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微信公众号的世界里已因为相同的原因倒下了二更食堂,倒下了Ayawawa,倒下了咪蒙。

  本来信口开河之辈得到应有的裁决,还广大读者一片清净之地该令人拍手称快。可眼见他们起高楼,眼见他们宴宾客,又眼见他们楼塌了,我心里却有说不出的难受。

  毕竟曾经,他们是这个平台上面最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像每一个现在还没有出名但是热爱写作与分享的人一样。

  可后来公众号做大了,很多事情就变了。小平台发文可以随心所欲,大平台却要每天更新。平心而论,让一个人每天写一篇推送是很难的。


  公众平台的文章不像写连载小说,按着一条线索,一路编下去就好了;它的文章包罗万象,每一篇有每一篇的主题,每一篇有每一篇的故事。而一个年轻人,活到现在短短几十年,能有多少故事,经得起每天向外输出?长此以往,少不了滥竽充数,也少不了耸人听闻。

  更何况,公众平台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输出,每天推送什么方面的内容,每天的什么时间开始推送,起什么样的标题能够吸引眼球,配什么样的图片能让读者满意,等等等等,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牵扯的精力也太大。

  慢慢地,一个人支撑不住之后,就得抱团取暖。如果有七个人联合起来,那每人每周只要写一篇,就可以获得七篇原创。我并不反感公众号互推文章,只是互推应该是为了给读者呈现优质的内容,而不是为了给运营者名为勤奋的人设遮羞。

  既然运营公众号要做的内容很多,一个人做不完,就去请美工、编辑,成立工作室。后来聪明的作者们慢慢发现,如果所有的活别人都能干,那我还干什么呢?找别人代代笔,署上我的名字,甚至直接让手下的小弟去写去发就好啦?反正读者的心理那么容易把握,我只要负责操纵他们的情绪,阅读量就自然有保证。

  于是,也就难怪大号们对着一个热点事件写了又写,挖完又挖,虽说杜甫有句诗用在这里并不恰当,但单就字面意思而言,“语不惊人死不休”绝对是近几年来很多大号最真实的写照。为了标新立异,故意指鹿为马,甚至无中生有,空穴来风,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博取眼球,谁在意内容的真假?更有甚者,写出文章的一刻就等着别人来喷,毕竟被喷也是一种热度,大不了事后一封致歉书,一件事情,两份流量。

  这种观念的扭曲,是我们内容生产者的悲哀。这种信仰的缺失,是我们时代的悲哀。


  一个报道新闻的人,不以事实的真相为指导;一个品评热点的人,不以基本的逻辑为依据;一个写文章的人,不以真实情感的流露为初心;指标至上,流量至上,利益至上,真的不知道这样的公众号能给读者带来什么好处。

  说到做公众号的初心,我相信每一位运营者的本意都是好的,第一次编辑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第一次排版的时候都会紧张忐忑,第一次按下发布按钮的时候,都会有点小激动。可后来,一篇两篇、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曾经的敏感逐渐麻木,日复一日中慢慢迷失了自己。

  尤其是作为盈利组织,面对广告主的要求、流量的压力,在同行们纷纷扭曲事实以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够独善其身?既然以咪蒙为代表的新媒体前辈早已经将读者们想看的文章了解得一清二楚,又有谁愿意再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去深耕内容,探索一条新的归路?长此以往,文章的整体质量只能越来越走向下坡的道路。

  二更食堂倒下的时候,有人说这不是最后一个,Ayawawa倒下的时候,也有人说这不是最后一个;如今,咪蒙也倒下了,HUGO也倒下了。我想,他们仍不会是最后一个。

  直到整个业界意识到坐吃山空没有出路,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发展,还要回到六七年前刚开始做微信平台的时候那样,拿出一篇篇最优质的文章奉献给读者。不求石破天惊,但求尽心竭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