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久不见佩奇?

《啥是佩奇》毫无意外的刷了屏。

当然也毫无意外的有不少人骂。

这是一片神奇的互联网,往往一个好的创意形成热点后会养活三拨人。

  一拨人想着如何抄袭这个创意,另一拨人在写文章骂这个创意,还有一拨人给大家分析,为什么这个创意会火呢?

通过一个创意养活了互联网上三拨人,我想这就是所谓互联网共享经济吧。

  不过,佩奇并不是互联网风口上的猪,好的创意也不是靠“共享”发扬起来的,借此机会,我想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搞了这么多年营销,却久不见佩奇。

成本

凡事要先考虑成本,这是对的。

一环有一环的作用,有多少预算花多少钱。

曾经我也感慨,为什么我们做的东西是如此的像是排泄物:既无亮点,也无技术含量。

  饭桌上一个同行瞥了我一眼,说想做支付宝广告那样的高科技,行啊,找个有钱的甲方。那个技术实现,一秒钟,这个数。

说罢他肉手一翻,给我比了个我年薪的数。

哦,比不了,比不了。

再见大佬。

大部分还停留在温饱生死线上的中小公司并不敢前卫,毕竟失败一次,饭碗就砸了。

江南皮革厂的故事,年年都在上演。

环节

“好的创意都在民间。”

这句话对也不对。创意必须扎根于大众,否则不会拥有活力。

然而,创意不能天马行空,它必须依托于或者服务于什么,他才会有价值。

  好的创意和搞笑不一样。单纯的搞笑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它传递了快乐;而创意不是仅有传播点就可以了,同样重要的是,它得附带价值,一个足以让甲方满意并为之买单的价值。

这就很不容易。

所以好的创意并不在民间,更多的是在一线。

  一线的从业人员更多更精确的了解行业和了解受众。换句话说一线的从业者,更会玩梗,更知道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每天都有“大新闻”搞起,三天不上微博知乎,你都会感觉自己错过一个“小目标”。

而现实是项目最后的拍板的大老板,往往并不了解这些。

中国人最擅长的不是搞创意,而是搞政治。

项目从来都不是为传播效果负责,更多的是为上面的老板负责。

不求出彩,但求无过。

保守的背后透露着一股:不唯真,不唯实,只唯上。

心理

套路再多,也代替不了真实的力量。

套路,我们也可以换句业内洋气的说法,叫方法论。

都是千年的狐狸,今天我也谈谈聊斋。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但是有些人可比毛爷爷牛逼。不需要调研,不需要数据,也不需要咋思考就可以搞创意,出方案。

对,就是“我们”这一小撮人(我看见真不少了)。

凡事三板斧,见面上概念,江湖郎中都没这么能吹。

嘴里嘟哝着什么营销3.0,什么价值观驱动,什么传播创造价值。

絮絮叨叨,听不清楚。

非要仔细靠近一听,无非就两个大字:给钱。

一种工作做久了,就忘了初心了。

  没有了创意突破时候的喜悦,没有了做到行业顶尖水准的豪言壮志,留下更多的是一个以又一个的套路,日复一日的闭门造轮子。

  大概是手软了,大概是心累了,协调不动了。毕竟从发现问题到实现心脑中的创意实在是太难,更多时候是得不偿失。

但是这种心理,真的大丈夫吗?

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吃饱和追梦的确很难并存。

久不见佩奇,可是佩奇就在那里。

少一点自嗨,少一点刷量,少一点套路。

泰国的广告之所以打动人心,不是靠更多钱,更牛逼的人,

中国的应该也不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