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疏离感,也没什么不好

这个时代的人们总是面临着巨大的疏离感。冰冷的建筑和环境,商业社会建构的恋物情结,文化情感的缺失。

我们挤在开满冷气的地铁里,住在一个个小方格般的公寓中,吃着千篇一律的外卖……

我们都彬彬有礼,保持警惕,微笑但冷漠。

是的,这样的世界里,让我们有种不可言说的疏离感。

前几天跟阿贝聊天,他的一番话给我感触很深:

“以前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自闭,现在感觉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比起去参与一些无用的社交,我更喜欢一个人呆着,看看书听听歌,或者打开一部看过很多遍的电影。”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么有趣,要么有益。如果两种都不是,最后往往会搞得自己身心疲惫。”

他身上的那份疏离感,大约便是这么来的吧。

阿贝是我之前学画画的时候认识的朋友,之所以能够成为朋友,可能是因为骨子里有着相似之处。

我们都放任疏离感的存在,相信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长久维持且不厌烦的绝佳途径。

人有的时候越是保持疏离感,越有可能在一种更为广阔的意义上融入人类。更好地理解我是谁,我来自何处,我将要走向何处。

现代人生存在工业社会中,而更发达的地区的人生活在后工业时代,可谓后现代社会,那里的人与人之间普遍有疏离感,相对居住,见面却不再打招呼。

这仿佛电影里常见的香港一些大楼里的人生百态,但这不是全部。

后现代社会里,每个人的心里或许都有一只装满水的鱼缸,这就是我们的玻璃心。人是软弱的,人心是脆弱的,唯有填不满的欲求,仿佛深深的沟壑,永远无法让他者的救急之举来作挽救——杯水车薪,只好不再抱持希望。

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一句话,说人群是一种幻觉。

这句话可能源自于他的失明,哪怕台下坐了一万个人,但是大家不说话的时候,就好像只坐了一个人,或者一个人也没有。

这种视觉的丧失,有时候是一种黑暗,有时候是一种宁静的力量。

很多时候,一些无谓的交流很有可能把人磨成婆婆妈妈的碎嘴怨妇,与其让自己在那些可有可无的亲近里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尽可能减少言语,放弃纠缠,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你不用对每个过客负责,也不用对每个路人说教。

所以我也只是希望,我们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