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我的注意力被一种论调吸引了去:
重新定义“青年”,六十五岁之前都是青年。
就像“妇女”这个词不为女性所接受一样,“中年”、“老年”这样的词汇在很多人心目当中几乎要跟弱势群体划上等号了。
我们是如此地,害怕变老,尤其女孩子,谈“老”色变。
如果说“大叔”、“老男人”还带着点成熟的魅力色彩,那么“大妈”、“老女人”明显已经被社会认定为贬义词了。
中国社会,仿佛对“老女人”有种堂而皇之的歧视。女人的年龄精确得像温度计的刻度,每上升一度,社会对她的容忍就降低一分。
害怕老去,害怕成为别人口中的老女人,这种不自信多多少少贯穿在中国女性心里。
即便是光鲜亮丽的女明星们,也难免为了“冻龄”无所不用其极。好像唯有少女感、辣妈、不老神颜才是正道,变老或者变胖,都是错的,甚至是罪过。
之前安妮·海瑟薇面露皱纹的照片被diss“年老色衰”,国内一些老牌女演员每逢有复出的新闻出来,也都要被放大镜检视一遍近照:“胖了”、“脸垮了”、“美人迟暮”……
怪不得有医生说,世界上最赚钱的产业就是减肥、美容和化妆品。
我还记得《如懿传》播出的时候,一向率性潇洒的周公子在采访的时候聊衰老的话题:
“从《明月几时有》到《如懿传》也有两年的时间,那时是真的、真的不开心,每天愁眉苦脸挂念着这件事,拍出来的镜头又被人说胖和皱纹。”
“那段时间,我真的早上起来坐在沙发上就开始哭,阳光再好也会哭,可能我一时无法去直面人会衰老这件事情。”
这样的话从她嘴里说出来特别有冲击感。
这世上,也许真的有人不爱钱,但绝对没有人不爱美。
但是,当女性的美不允许被时间侵蚀,这实际上是一种隐形的攻击:你老去了,这是罪无可赦的事情。
可是,从来就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也更不存在什么永葆青春之术,谁能够永远阻挡岁月的脚步呢?
现如今的舆论大环境都在努力、刻意地营造一种严苛的语境,你应该早睡早起、合理饮食、适当健身,你应该是健康的、年轻的、永远保持良好状态的。
这些当然没有错,但是这种语境很容易成为一种贩卖焦虑的话术:你胖了,是因为管不住嘴迈不开腿;你老了,是因为你不注重保养。
一言以蔽之,如果你不够好看,那就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可是,生活是复杂的,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无奈,很难用一以贯之的方法论统一解决。
有些繁忙的上班族,没有办法每天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搭配时髦又干练,下班之后只想好好休息,根本没有精力去美容院和健身房。
有些妈妈,做不到生产完后迅速恢复身材,也做不到顿顿吃沙拉,每周一次美容院,因为她还有更艰难的任务,要照顾年幼的孩子。
总有一些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总有一些困难是无法战胜的。
没有人会永远年轻,生命就是生命,春夏秋冬,自然更替,无需遮掩。
纪录片《简·方达的五幕戏》里面,简·方达说得不能再对了:年龄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按照精神态度排序的。你可以在20岁时就对一切感到厌倦,也可以在70岁时重启自己热爱的事业。
西蒙娜·波伏娃在《论女人的爱情、独立与衰老》中说,女人正是在她的秋天和冬天摆脱枷锁。女人只有在失去一切有效性时,才摆脱奴役地位。
这些话放在作者所处的年代,是符合现实的,也是充满无奈的。好在如今,不论处于人生的春夏秋冬,我们都拥有了主导的权利,不需要束手束脚地站在原地,等待被选择。
时间会让所有无关紧要的人逐渐面目全非,你终究会意识到任何人对你的评价、定义,都是过眼云烟,毫不重要,你完全不必被困在不安和焦虑的否定里。
人生本无荒年,岁月有何可惧。
我们,可以年轻,可以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