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羊节的由来

要说伏羊节这个节日也不是近几年才有的,而是在大约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的时候就有了这个节日,那么这个节日是有些什么源头呢,伏羊节的由来是什么,伏羊节是什么节,那么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伏羊节的由来

伏羊节大约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四百多年的历史。2000年夏季,古徐州辖县萧县第一次打出“伏羊文化节”的招牌,得到了徐淮地区羊肉餐馆的积极响应,进一步证实了伏羊文化在徐淮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彭祖时代,徐州地区普遍有食羊之习俗,彭祖创造的“羊方藏鱼”正是那个时代羊菜烹饪技艺的升华。

据《汉书》记载,皇帝“伏日,诏赐从官肉”。当时的“官肉”即为“三牲”之首的羊肉,伏天皇帝与从臣们共享羊肉已是确信无疑了。不惟宫中吃伏羊,《汉书》中亦有“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的记载。

宋朝之前,宫廷宴席上大都以羊肉为主。元代,羊肉在宫宴上更是居于统领地位,占了全部菜肴的三分之二还多。从“羊大”为“美”的审美判断,到“鱼羊”为“鲜”的美食追求,再到“食羊”为“养”的养生理念,无不隐含着先人对羊肉美食的追求和羊肉烹饪的感悟。

在徐淮一带,以羊肉名闻遐迩的,当数萧县,萧县连同徐州地区人们,向有伏天吃伏羊的习俗。每年入伏第一天,人们习惯从菜市场买回羊肉在家中烹饪食用。由于萧县古属徐州辖县,两地民间交往频繁,萧县有许多在徐州开的饭店,也是后来节日能够迅速在徐州展开,并传播的原因。萧县羊肉享有盛名已达300余年。萧县羊肉饭店有5000余家,饭店选用的多为3至6个月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萧县白山羊,肉质鲜嫩异常。萧县传统名菜也多以羊肉为主,有“无羊不成席”之说。

伏羊节是什么意思?

伏羊节是中华传统美食节日,于每年传统农历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多月。“伏天吃伏羊”在江苏徐州地区有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自古以来,徐州地区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汉书杨恽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徐州彭祖伏羊节被授予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伏羊节节日亮点

头羊:披红戴花领风骚

在彭城剪子股步行街上,一头双角奇异、体格雄健、毛色雪亮、毛长触地的山羊披红戴花,在舞台上赢得一片喝彩。这只被命名为“彭城第一领头羊”的观赏羊,是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铜山县茅村镇留武村找来的。羊主人薛传盟从小就在山野间放羊。他告诉记者,这头羊善解人意,平时与主人如影相随,曾统率过300多头羊。夜路,它行前引导;过河,它身先“士卒”;遇到狼狗,它猛扑上前。

斗羊:“花脸王”力挫群雄

在户部山步行街上,由苏、鲁、皖和内蒙古4省区斗羊协会参加的斗羊大赛,进行得如火如荼。20 多只威猛剽悍的斗羊,经过10多场搏击,山东菏泽的“花脸王”和安徽砀山的“大白羊”进入最后的决赛。驯羊师带着各自的选手在场上巡回,2只敌手靠近时相互用身体摩擦一下,以示友好。转眼决赛开始,2对手从场地左右两端,弓身抵腿,怒目相视,然后急速奔驰上前,头角“砰”地撞在一起。经过5 个回合的恶斗,花脸王一举夺魁。

吃羊:女子不让须眉

在户部山的小广场上,吃羊大赛成为市民争睹的又一看点。比赛规则是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吃完1 斤羊肉、喝光1瓶啤酒。一般认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男子汉的专利,孰料5名女士跟另外20多名男士同台亮相,毫不示弱。记者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也冒着酷暑赶来。经过一番狼吞虎咽般地争夺,一位胖胖的张女士在众巾帼中夺得第一。不过,在总决赛中,女士们还是稍逊一筹。瘦削的耿先生以2分46秒的成绩夺冠,1瓶啤酒、1斤羊肉吃下,肚子居然还是平平的,似有未饱之意。

羊宴:高档羊菜唱主角

江苏省和徐州市烹饪协会是此次“伏羊节”主办者之一,他们将重点放在提升伏羊节的品位、档次上。他们吸纳了南京、郑州、邯郸等近10个城市的同行参加伏羊节活动,经过前期准备评出了13个 “金牌伏羊宴”,今天同时在全市各星级饭店与顾客见面。徐州人毒日头下光着膀子啃羊腿、喝羊汤的旧形象正在改变,徐州的伏羊名菜也将逐步推向四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