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之困境——读《理想之良人》有感

“偶像”到底是什么意思?现今的风潮来看,这好像是个好东西,人人趋之若鹜。但辞海貌似不是这样说的,它说这是“以土木金属等所制神佛之像也。”或是“迷信自造之对象,以喻阻碍发明真理展拓知识之谬见。”。这样看来,偶像绝不是个顶好的东西,倒像是个枷锁了。

 

大概我最早接触的可以称之为“偶像”的便是“别人家的孩子”罢,他们聪明、上进、努力、谦虚、严肃、活泼……一切家长喜爱的美德他们都有,他们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让父母有参照物来数落你一样。那时候,对于这个“偶像”我是无法喜欢起来的,甚至隐隐有些厌恶,觉得他们装腔作势、惯会在家长面前奉承才讨得好去,虽然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我是真的无话可说甚至有些羡慕。到后来,不知怎么的,我竟也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了,才发现这可并不好过,你要聪明、上进、努力、谦虚、严肃、活泼……一切家长喜爱的美德你都要有,而且那些被你比下去的人还不喜欢你。

 

“别人家的孩子”真的变成了一座孤独的华丽的牢笼,尽管大门没有紧锁,但是你却并不想出去,因为你舍不得这满堂的喝彩和华丽的装饰。但是,我的朋友,你一定要记住,你绝不能说出来你的这些“舍不得”,因为说出来了,你便不再谦虚、清高、出淤泥而不染了,你便不是“偶像”了。于是,你只能说你不出去是因为这屋子适合学习进步、这窗台适合思考、这窗子射进来的光线特别能激发灵感……怎么说都好,总之不会是“舍不得”。这真真是虚伪极了,再后来,我便主动走出了这牢笼,方法极为简单,便是做点“小坏事”:抄别人的作业、上课看漫画、没事传纸条……于是我就变成了“那个特别淘气但是学习还可以的”了。然后,家长和老师对我的要求就变低了(一定在学习成绩不退步的基础上),我人缘也变好了(这是自然,毕竟名人难得人缘好的)。

 

这样看来,小的时候我也算是经历了一次“塌房”了罢。现今一些偶像的频频塌房我想大抵也是如此。毕竟,“偶像”,只是“造”之对象,是个“土木金属所制之像”,换言之,不是“人”。对于那些迷恋偶像的某些追随者来说,一个“偶像”,要与众不同,总是独来独往,绝不与俗世同流合污。对世人,对这些跟随者而言,他向来是一个理想。(“罗伯特必须无懈可击,他不像别人。别人能做的事情,他做不得。”——《理想之良人》)

 

可是,我们再来想几个问题:这个偶像为什么要做“偶像”?真的是为了所谓的“梦想”吗?他们如此拼命是为了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崇高理想的“神”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剃度出家不是更快吗?各式迷恋、意淫、幻想的种种,是带有七情六欲的,但是他们却不许这个被迷恋的有七情六欲,这真真是天底下最矛盾的事情了。我想,但凡是个“偶像”,最终的结局,除了“塌房”,便只有出家一途了,方能成全了这些迷恋者们的顶礼膜拜,最后一个“人”,活生生活成了个“像”。

 

“但愿我能说真话,过真的日子。啊!那才是人生的大道,过真的日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