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从不抱怨,并因而减轻了外界和内心的痛苦。然而大师从不抱怨,不是因为他想要减轻痛苦,而是因为在他看来,痛苦不是苦难,只是痛苦而已。
——《与神合一》
你觉得痛苦的事情有什么?小时候,我的痛苦是写作业、不能尽情玩耍……至多挨揍罢了。长大了,我的痛苦也不过是变成了被孤立、被欺负、被分手这一流的东西,也难登大雅之堂。不过长大再回头看小时候,真的觉得可笑又滑稽,那一点点所谓“痛苦”怎么当时就看得有如天一样大呢?于是,同理可证,当下感受到的痛苦,挺过去之后等老了再来看现在,就又是一个可笑的滑稽了。所以既然是滑稽,那肯定可以挺过去的,逻辑完美的闭环诞生了。
我特地去查了一下痛苦和苦难这两个词的意思。痛苦:疼痛苦楚、使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的事;苦难:痛苦和灾难。这样看来,苦难的确是要比痛苦更难一些。同样是苦,一个只是痛,就像打针扎进去的那一下子,痛一下就过去了,但难的是之后被扎的委屈,那委屈就在那里,哪怕是针眼早已经找不到了。
书上说,痛苦是一种经验,苦难是对这种经验的判断。你对痛苦的接受程度越高,在生活中便能把苦难消灭得越干净。大师正是因为领悟了这个道理,才能够克服所有的苦难,尽管他们未必能避免所有的痛苦。我想,这就是佛说的不应生嗔恨罢,不过嗔恨到底是什么我也不太懂,只能自己浅显地理解,这大概就像是小孩子摔跤后的大哭。你会说“摔跤了哭不是很正常的吗?”,我倒不觉得。哭或不哭,摔跤的疼就在那里,不会因为哭了就不疼了,反倒是对我来说,哭也是一门费力气的事情。哭这件事,尤其是大哭,最是消耗体力,每一次我大哭一场后都是面红耳赤无比倦怠,最想的便是睡觉,但往往这个时候我爹娘却爱拉着我谈心不让我睡觉,说什么“哭着睡觉会变成傻子”,我自然是不信的,但他们言之凿凿我也无可奈何。最后,哭这件事竟变成了最麻烦的事情了,摔一跤这事,对于哭一场这样的劳心劳力竟是微不足道起来。这跤,便是痛苦;这哭,便是苦难罢。
当下回想起以前的伤心事,不知道为什么,就像是在看一场默剧,冷静理智没有丝毫波澜;而苦难就仿佛这默剧的配乐,配乐一起,这气氛就烘托到了,感情也就到了,便即刻就觉得自己飘回了那个时候,心脏就被揪起来了,端的是难受至极了,仿佛受刑一般。所以,这配乐最好还是不要了罢。
佛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它们都是自然会发生的事情,谁也无法避免,来了便来了,大不了摔一跤拍拍屁股起来继续走嘛,疼便忍一忍,总会不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