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疫情发生以来,我就同家中的一众同袍投身于抗疫之战,可以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基本上是没有休息停歇过的,一直奔波往来于各地,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力。也是确实太忙的缘故,所以这么久也没有时间写点什么,直到昨天管理兔子联系我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管理兔子都已经换人了…人命天大,相比于无暇写些东西倒是次要,而新任的管理兔子向我询问中医抗疫之事,思前想后,觉得确实得给大家以说明,以免对中医抗疫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当前中医参与抗疫之战是存在几个比较头麻的问题的,我一个个的跟大家说。首先与西医存在根本不同的地方是,中医在诊治诊疗中更加注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方法。简单地讲,就是中医的理念是从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时间的病症发展和不同地区的病情反应来一对一的进行诊治,而西医则更偏向于普遍性病理的集中诊治。这里没有谁好谁不好一说,只有哪个方法更合适而已。平心而论,兔家之大,民众之广,中医与中医之间又分派别,水平高下也各不相同,所以即便是望闻问切这些基础的诊治手法仍各有高下类异。这就导致中医很难像西医那样能够用一张方子治万众,且中医重长期调养而非短平快式的去根,由此即便是一剂清肺汤的方子,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病者的不同病理表现来调整
,没办法像打疫苗那样,在进行相对普遍疫情预防的基础上来帮助大家。这正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实话说,在我看来,西医有西医的长处,中医也有中医的优势,就以这一年多来的抗疫之战来讲,我也结识了很多业内的高人,对自身的成长学习也有着非常大的助益。我说句公道话,面对十几亿的民众,完全靠中医的方剂是建立不了疫情的阻断墙的,只有西医的疫苗接种才能够做的到。但是就具体的疑难病例和小范围突发性疫情,特别是危重病例的诊治,中医在一对一和面对面的诊治上是要比西医技高一筹的。我说的这些,都是实践检验过的事实,如果真要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十几亿的民众都靠着中医来构建疫情的阻断墙,那么我们得需要多少名中医?现在整个兔家才有多少名中医?又上哪找这么多药性药理几无差别的药材调配方剂?所以这是不现实的。包括方剂汤药的普及,真要是不顾一切的全面推行下去,不仅背离了中医“三因而异”的理念,而且出现的排异情况和新生问题一定会比疫苗接种中存在的问题要多的多的多。
所以啊,一些看起来支持中医的声音其实有时候也未必是真心为中医好,而把中医捧到一个骑虎难下的高度只会毁了我们的中医。中西结合,各取所长,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这才是正理。而且长久以来作为中医我对名利之事也看的很淡,悬壶济世乃为本分,其它的有则有、无便无,把心思用在争名逐利上只会禁锢自己的医道医术,是既不利于长本事也不好于传声名的。早先的时候,我也曾想过通过这个渠道给大家推荐一个在实践中比较有效的方剂,但思前想后觉得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大家各自的身体情况不同,而是药三分毒,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吧。如果有机会到一些地方去,能有缘当面得见,那么有什么病症咱们可以对面诊视,这样的话于人于己都好。愿诸位身体康健,福寿绵长,当下还有工作要做,以后有机会了再同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