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王某飞妻子称父母让她为孩子忍耐

前几日,一男人当着孩子的面家暴妻子视频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许多网友纷纷谴责这次事件。而近日疑似王某飞的妻子在社交平台发声,说父母让她为了孩子而忍耐,具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和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家暴不是家务事”在当下已成社会共识。

可这离转化为“路见家暴,出手相助”的普遍性行动自觉,仍有距离。

近日,一则男子家暴妻子的视频在网上流传。

在这则视频中,男子当着孩子的面,连续击打妻子,并对妻子进行抱摔。即使妻子倒地,男子仍骑在妻子身上继续对其殴打。

这期间,孩子哭诉并让男子停止,但男子仍未停止,继续殴打妻子,妻子不停叫喊着:“宝宝快走开。”

视频曝光后,网友极为愤慨。有网友直呼“太可怕了”,更有网友总结称“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1月19日中午,微博账号“致我那即将逝去的青春”发布文字视频信息,称:“娃她姨她们同事朋友圈发的,只要是女的我都会打不下手,这何况他媳妇呢,咋下得了手。”

监控显示,男子一直用重拳击打女方头部,下手非常重。让人心惊胆寒的是,女子怀里还护着一个孩子,孩子吓得一直在哭,女子一边被暴打一边不停安慰孩子,完全没有任何反抗。

视频中还出现了一个穿红衣服的老年妇女。她曾试图从中劝解,无果后转而将孩子扶起来并带走,而此时,女子仍被压在沙发的缝隙之间殴打。

1月19日晚,网友“没有兴趣爱好者”在个人微博发布了一大段长文,疑似为家暴事件中的女方讲述了自己和打人者王鹏飞痛苦的婚姻:

这就是王鹏飞禽兽一样的行为,从我们订婚到结婚,我爸妈理解他们家条件不好,在我们那边彩礼都是8万多的时候,我们家彩礼只要了6万,结婚的时候还回去了1万,并且别的什么要求都没提,只说一切从简;

结果他们家房子没装修、一件家具一件家电都没买甚至连床单被罩这些便宜东西都没买一件,当时过后我也没抱怨什么,只想着人好就行了,结果一切都是我想错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次又一次的家暴会发生在我身上,没有想过一个孩子父亲会对自己女儿说出那么狠毒的话。

对于王鹏飞的家暴行为,文中表示不是第一次:

“打我也不是第一次了,怀孕的时候打我,坐月子的时候骂我骂我妈,50多天的时候生气把我娃使劲扔在床上,后面太多次我都忘了。”

此外文中还提到,我爸爸妈妈让我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庭去忍,这也是他拿捏我甚至拿捏我家的地方。

1月20日上午,新注册的“陕西空港新丝路商贸有限公司”在微博上发布信息称:

陕西空港新丝路商贸有限公司关注到公司综合部副经理王鹏飞殴打妻子事件,对他的家庭暴力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经公司研究决定,对王鹏飞予以停职,并移交集团纪委进一步调查处理。公司已派负责人到家中看望慰问其妻子。

对此,记者致电了陕西空港新丝路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联系电话无人接听。

记者随后拨通了陕西空港集团纪委信访办(监察室)的联系电话,一名纪委工作人员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回应:

“我们已经在昨天(19日)晚上收到了相关举报了,集团领导高度重视,现在我们纪委已经介入调查了,随后会依纪依法依规地严肃处理。”

对于“陕西空港新丝路商贸有限公司”微博1月20日发布的该公司综合部副经理王鹏飞因殴打妻子被停职接受调查的信息,空港集团纪委工作人员进行了确认:

“对,现在已经停职接受调查,他的名字身份和职务也是核对无误的。”随后该工作人员还表示,晚些时候空港集团会在官网上公布调查结果。

家暴为何屡有发生?

这其实不是“家暴”第一次成为热议话题。

现实生活中,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多、更严重。

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

面对暴行,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会选择报警。同时,执法中还存在家暴认定难、取证难、保护措施实施难、施暴对象处理难等问题。

自 2016 年3月到 2019年12月,仅媒体报道的家暴案件中,就有超过900名女性死于丈夫或伴侣之手。

平均而言,每5天大约就有3名女性死于家庭暴力。

据报导,自《反家暴法》于2016年实行以来,在法律的帮助下,不少受害人逃离了家庭暴力,重新开始了新生活。

但是,总有类似的家暴新闻时不时冒出头,触痛人们的神经。

为什么家暴的危害如此明显,为什么法律明确禁止家暴行为,仍有不少人置若罔闻,不断触碰法律的底线?

这其中或许有家庭暴力具有隐私性,取证困难的原因,无论是司法机关还是受害人,往往很难第一时间保存证据。

况且,“反对家暴”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违法行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与“家庭”有关的观念,往往都有社会风俗的深刻烙印,这种革新非常复杂,这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

一些受害人在遭遇家暴的时候,往往怀着“为了家庭忍一忍就好了”的观念。

事实上,妥协和容忍往往换来的是更多可怕的暴力。

另根据报导,这段家暴视频,因为被家中的摄像头记录了下来,妻子在报警时才有了充足的底气。

然而,在一些家庭的阴暗角落,或许还长期发生粗暴殴打的一幕,受害者碍于证据缺失或思想禁锢而忍气吞声,默默隐忍。

除法律条文外,社会显然还应该有更多渠道和机制为被家暴者撑腰;除了对家庭施暴人表达愤慨,公众也应该为被家暴人创造更宽松友好的舆论环境,让受害者敢于摆脱沉重的过去,找到重塑生活的勇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