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熟不熟,都不要群发祝福信息

      当90后的我们刚开始拥有手机时,每到过年,都是我们从各处搜寻有意思的拜年短信的时候,有过年祝福的意思,也有增强彼此联系的意思。

那时候发的是拜年短信,所以还是有收费的,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阻止我们群发短信拜年的行为。

        但到了移动联络如此方便的现在,wifi的遍布让我们连发个信息的成本如此的低。但随之而来的也有社会交际的成本同步下降,我们现在微信qq还有其他社交软件中的“朋友”们几百个是常态,公事繁忙的人们到达几千个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这就是所谓现代人类种群的社交能力看似提高了,但是在没有宗教,政治和军事科技的前提约束下,社交圈不会有本质的提高。这个理论来自之前看的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推荐)

        他的理论中也有著名的的邓巴定律 

        罗宾·邓巴是牛津大学研究认知与进化的人类学家。1992年,他根据自己对灵长类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脑假说”。

        假说认为,与其他动物相比,灵长类似乎选择了一条特异独行的演化策略:呆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种群中彼此协助,而在这种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灵长类个体需要与种群内的每个其他个体建立起某种长期的“社交关系”。

        负责处理复杂与抽象思维的新大脑皮质在整个大脑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个体能处理的“稳定人际关系”就越多,于是平均种群就越庞大。

        邓巴一共收集了38种灵长类的数据,狒狒的平均种群大小不过50上下,这意味着狒狒的新大脑皮质只足以让它维持50个互动频繁的“猴脉”。

        人类的种群大小是多少呢?邓巴估算的结果是148。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农业村平均人数——约150。1086年,征服者威廉一世统计出的英格兰村落平均居民数——约150。

        邓巴先前的研究显示,人的大脑新皮质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人的好友圈子不会超过150人,对于超过这个数量的人,人们顶多能记住一些人的相貌和名字,但对对方的了解却极为有限,也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促进双方关系。

       现代拥有了社交媒体!然而通过社交网站能扩大社交范围吗?

        Facebook曾统计了用户平均的朋友数——130上下,依然十分靠近邓巴数。可见虽然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的新大脑皮质倒没有随之飞跃发展。 

        美国Facebook内部社会学家卡梅伦·马龙通过统计研究发现,Facebook社区用户的平均好友人数是130人。

        研究表明,人们可能拥有1500名社交网站“好友”,但只能在现实生活中维持约150人的“内部圈子”。

        以上这些数据虽然看上去很死板,但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很自然的理解。在个人好友名单中,人们经常联系的好友却非常少而且相对稳定。好友之间联系的越活跃、越亲密,这个群体的人数越少、越稳定。

        在这种环境下,和过去相比较充足的物质条件使我们更追求自我的特殊,而不是模仿大众,整体社会的风气也是宣传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就是所谓整体经济状态的特点。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所经历的状态已经超越了邓巴定律中的范围,也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交际习惯。

        所以请以后不要做群发短信这样的事,只会让对方很尴尬。当然也不要发语音或者红包,除非双方的交际基础都互相了解。毕竟语音不如文字还是当代沟通的常识,这样做真的不利于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有些太严肃太没人情味了,可整体现实就是这样。每当现代科技与传统相碰撞时一定会有这样的现象观点的冲突。

一方面又想尊重传统,不管多少人问候都要有,但一方面又真的没有精力给那么多人亲自问候。

        然而作为传统与现代结合很融洽的日本是怎么处理的呢?

        答案是:宁可累死,也不群发

       日本每到过年都会亲手给所有熟悉的人写新年贺卡并尽力亲手送到,没错就是之前那个数字,150个人左右!!还是亲手写!!不想评论了……只能佩服这种传统的传承,但同时也心疼他们过年前的辛苦=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