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如何评价韩信【诸葛亮韩信谁打仗厉害】

在军事方面来说,韩信和诸葛亮的区别还挺大的。诸葛亮虽然善奇谋,不过在历史上他非常的喜欢稳扎稳打。而韩信这个人由于没有师承,干什么事情都是凭着天赋去做,因此总会出奇制胜。

二者因为打法不一样,所以取得的结果也不是特别的一样。当然,影响这一切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因此评判二者还是需要依靠着当时的历史情况来说的。

诸葛亮北伐的失败

出川蜀,为什么韩信成功?成就刘邦,造就韩信,归葬名相诸葛亮

首先来说诸葛亮北伐的失败的原因:第一,蜀军在实力上根本就不如魏国。当时的蜀国占据了四川,但是当时的四川和现在可不一样,古代的经济和人口中心都在北方,而当时的南方则是一片蛮夷地区。诸葛亮经常会遇到连士兵都凑不出的情况,那么如此一来,诸葛亮也是没什么办法。

很多人都评判说,诸葛亮太喜欢稳扎稳打了,不会出奇制胜,所以才打不过敌人。不过这也不是诸葛亮自愿的啊,他手里就这么点儿本钱,他不能去冒险。虽然在他的战略引领之下,蜀国无论如何都可以保持自己的有生力量,也不会出现任何的纰漏。但是魏国也可以就此而加强防守,所以诸葛亮的战役总是失败。

韩信出川的成功

在韩信方面,他的情况就好得多。首先来说他在军事能力上就特别的强,而且善出奇谋,敌人总是琢磨不透他的情况。而且要注意的是,当初他出汉中成功打的并不是项羽,而是三个诸侯王。这三个诸侯王当年都是背叛了秦朝投降了项羽的人,而项王之所以把他们派到这里当诸侯王这人也就是为了恶心他们。他们在秦人的眼中并不是什么好人,因此在面对战争的时候也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而当此之时,韩信出兵自然易获奇胜。毕竟连士兵都不支持他们了,他们应该如何打仗呢?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说,诸葛亮七出祁山却不得成功,实际上是由于实力造成的差距。他也是真没招了。而韩信的成功则是在于他这个人的运气比较好,而且个人实力也比较强,所以才成功了。在历史情况和实力对比都不甚相同的情况之下,不应该随便的去评判二者的实力。

拓展资料:
#韩信一开始也是靠纸上谈兵打动萧何,可他为何就能一路开挂,却不像赵括、马谡一样一败涂地#原创
韩信是楚人,早年生活艰辛,却志向远大,在诸侯起兵反秦的乱世中,韩信先投项羽,所言计谋不被项羽采纳,于是,西投汉王刘帮,刘帮也不认可,韩信心灰意冷,逃亡被抓欲斩,韩信面对死亡前疾呼:“汉王欲争天下吗?何苦斩壮士”,引起夏候婴重视,便释放了他,与韩信交流惊呼天人,于是,推荐刘帮,刘帮拒之,萧何闻韩信之事,便促膝长谈,认为韩信是大将,可是,韩信奈不住刘帮消极对待,仍然溜走,萧何大惊,连夜去追韩信,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帮听萧何也走,大惊失色,后见萧何回来,便怪曰:“你怎么也走”,萧何答:“为汉王追回人才,他是韩信”,刘帮说:“军营走了那么多将士,你不去追,何苦追一书生”,萧何道:“汉王若不争天下,我可不追韩信,欲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汉王这才重视韩信,与韩信对话后,登坛拜韩信为大将军,这就是成也萧何典故。
韩信为大将后,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骗取章邯,当楚霸王项羽讨伐齐之田横兄弟时,率汉军平定三秦,刘帮遂联合诸候共大军56万,杀到楚都彭城(徐州:),项羽大怒,率3万精骑,绕过刘帮正面防线,杀到彭城,刘帮大军灰飞烟灭。父妻被擒,刘帮逃脱后,问张良,谁能帮我消灭项羽,当分一半国土赠之,张良说:“须3人,韩信、彭越、英布”。

韩信看到许多依附刘帮的诸候复反刘帮重归项羽,他便率军平叛,以背水之战大破赵军,陈余丧命,李左车归降,韩信见李左车后,十分恭敬,说:“若陈余用先生之计,我为阶下囚啦”,李左车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然后,献策让燕归降于韩信,韩信在蒯通的计谋中,闪电破齐,以至汉之天下,韩信三分去取二,当刘帮一统江山,韩信便遭打击,先以封楚王去之齐王,再以淮阴候去之楚王。而韩信不懂韬光养晦,跟刘帮对话留下: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最终,死于吕后之手,史册上留下: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
战国的赵括,是赵国马服君赵奢之子,他喜欢兵书战册,每与父亲谈兵讲策,赵奢说不过他,然而,赵奢临死前跟妻子说:“赵括不可为将”,长平之战,廉颇守住关隘,与秦军对峙,赵王不满,遂以赵括替之,赵母上书赵王,言其夫的遗言,赵王不听仍用赵括,赵括为主将后,大举进攻秦军,秦王密派白起为主将,白起密吩咐秦军示弱,诱赵军突进,然后一举包围赵军数月,赵括亲率赵军突围,中箭身亡,赵军缺粮断水只得投降,赵军俘虏被杀46万,只派几百人归赵,从此赵国虚弱,赵括留下纸上谈兵。
三国的马谡,是马良的幼弟,马氏五常,以良为扬。其意是说马良最好。马谡也喜欢兵书战册,每与诸葛亮谈兵,头头是道,诸葛亮认为他是将才,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就告诉孔明:“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南征时,马谡献上攻心计被诸葛亮采纳,不久平叛成功。诸葛亮上书刘禅《出师表》,便统军至汉中伺机北伐,公元227年,吴将陆逊打败曹军后,诸葛亮一出祁山,魏三郡降诸葛亮,魏将张郃率军打街亭,诸葛亮派马谡迎敌,马谡不听王平当道扎营,屯兵于山上,被张郃切断水源、放火烧山,蜀汉军队大乱,马谡突围逃跑,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放弃三郡撤至汉中,事后马谡被斩,诸葛亮上书自贬三级。
韩信为何一路高挂,他处于低层,从小兵一路做至大将军,前线及后勤均干过,而且,遇到李左车、蒯通时,都能采其良谋,不自以为是。赵括、马谡处于高层家庭,没当过兵打过仗,颇熟兵书,养成自负习惯,赵括没看到廉颇忍耐之长,急于建功使赵军万复不劫;马谡以诸葛亮深受器重,不听王平谏言,以自上而下势如破竹屯兵于山上。比韩信的井径之战差之千里,韩信是诱兵,然后派2千兵马偷袭赵营,当背水之战汉军死而忘生时,赵军攻不下汉军,回营见旗帜是汉旗时,阵脚大乱一泻千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