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群雄割据,战火纷飞的历史阶段,谁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谁就是赢家,三国分别是魏国、蜀国以及吴国,他们是中原势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但是最后统一三国的人并不没在这三国内,战争不间断,伤亡的战士也不计其数,可后来曹魏政权被司马家的人掌控,司马昭发动攻打蜀国,263年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炎废掉魏元帝,改曹魏为西晋,280年司马炎攻打吴国,吴国灭亡,三国彻底被西晋统一。而司马炎是谁呢?他就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懿的孙子,可以说要不是司马懿的做局,也不可能轮到司马炎来统一三国。为什么说司马懿一生都在做局呢?小面小编来说道说道。

司马懿,字仲达,人称鬼才司马懿,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建安六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佐理州郡上计事务的官吏。正任司空的曹操,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看不起曹操,不想屈节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身体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这就是他做的一个局避免了曹操的征召。
建安十三年,曹操为丞相,急于网罗人才,再次征召司马懿,这次被迫无奈,只得加入曹氏集团,司马懿好学,曹洪自以为才疏识浅,想让司马懿去帮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这是他又一次做局。
建安二十年,司马懿跟曹操南征孙权,大破孙权。大军回军之后,孙权遣使乞降,向曹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劝说曹操称帝。曹操说:“孙权小儿这是想要把我放在炉炭上啊!”司马懿对答说:“汉朝的国运将要终结,您十分天下而有其九,还臣服听命于汉。如今孙权称臣,是顺应天人之意。这也是他在做局。
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之后佐助魏太子曹丕。当时司马懿每次参与谋划,都有奇策,在多次做局之下深得曹丕信任和重用。最终在黄初七年司马懿升任骠骑将军。这个时候曹魏集团的政权以及军权大部分落在司马懿手中,为之后的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其实司马懿一出山他就活在做局的维次,看过新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司马懿最早出场是在曹操赤壁之战大败之后,正是大军垂头丧气的时候,司马懿却假装在睡觉,当时曹操非常生气,把司马懿关了起来,之后曹操去看他,他说了你之所以会失败,失败点是什么,就讲了个一二三,把曹操惊为天人,马上重用司马懿,换句话说当时睡觉是装睡不是真睡,一出场就在做局。

司马懿做的局数不胜数,有些小编在前几篇文章有提到过,就不多说了,有学者认为,司马懿整个人的一生,包括围绕在他身边的整个司马氏集团,是一种欲望的沉浮史。人性演变的历史,也是欲望变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