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为什么不感激中国

很多人都对中国与朝鲜之间特殊的国家关系感到不解,尤其是在自己周围很少有人对朝鲜抱持特殊好感的情况下,更加难以理解官方定性的“独一档”友好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仅从表象上观察(比如民间感情)并直接推论,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参透的。

决定中朝特殊关系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切实存在的东西,正如经济学中那只调控市场的无形之手。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最近几百年来的历次“援朝”战争:明万历年间,日本侵朝,明军大规模入朝作战,最终将日军逐出半岛;清朝末年,中日之间再度因为朝鲜爆发陆地和海上的战争,即“甲午战争”;1950年,朝鲜战事爆发,志愿军旋即入朝。

我们可以看出,每次朝鲜出现危机,中国都会选择军事介入。最令人感慨的是这种情况跨越了时代、民族和意识形态:无论是封建农业时代还是现代工业社会,也无论是汉族政权还是异族统治,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更不用说大规模对外用兵是极其耗费财力和军力、甚至动摇国本的事情(明清两代的朝鲜战事都不同程度地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很多人会将这种援朝行动简单归因于“唇齿相依”、“跳板”之类的说辞,实际上其真正致因要深刻得多。

我们知道,历史上每次出兵朝鲜的决定都是在决策层经过激烈争论、主战派勉强占据上风之后才做出的。“唇亡齿寒”作为主战派的出兵理由仅仅是勉强压过了反对派提出的出兵弊端而已。

那么就此可以推导出,如果单纯是因为所谓的“唇亡齿寒”,那么,将朝鲜危机复盘十次、百次,结果不会是每次必然出兵,而可能十次有3次、4次会做出相反的决定,毕竟防止朝鲜沦为敌对势力威胁中国的“跳板”所带来的好处仅仅略微超过了出兵带来的不良后果而已。

但是如果认为存在超然于“唇亡齿寒”的深层致因,就可以做出如下断言:即使复盘十次、百次,也不会有哪怕一次会做出相反决定,虽然表象上可能依然会是主战派勉强胜出,做出了看起来“偶然”而非“必然”的出兵决定。

1955年的一幕,让你知道朝鲜有多感谢志愿军,任何国家不曾见到

对于这个在背后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很难找到一个精准的对应词汇,可能“地缘”一词最为接近,但其内涵和深刻性都是”地缘“的传统释义远不能覆盖的。

如果仅仅读到历史上屡次出兵援朝并不至于让人产生太大感慨,但当你读到明代典籍中即已存在的“朝贡属国之首”、“不征之国”之首这样描述朝鲜的字眼时,一下子就会联想起当今中朝关系那种独有的官方措辞,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性很难不让人产生心灵上的震撼,自觉或不自觉地去相信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我们今天称之为“血盟”的东西,而不管民间感情是如何的与之不相吻合,也不论施加援助前的实际决策过程是如何的曲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