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悟:
1. 关于怪力乱神。这点,我确实要好好反思自己一下。平时,也有和朋友、同事背后八卦。说这些其实对自己无益,反而犯了口业。对于事物本身做不到任何帮助和解决。反而助长了自己的嗔怒之心。逐渐地,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了。所以,慎言就很重要。守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心。即使遇到别人讨论非事,也不要参与助兴。另外,平时没事的时候,多读善书。少看负面新闻、信息等等。
2. 关于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我值得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确实也是一个人非常谦虚的状态。就是观察、体察他人,看到对方身上的优点,随喜赞叹并学习;看到对方的缺点,扪心自问是否自己内心也有这样的小苗头,赶紧改正。而我之前的思维惯性却是,看到别人好的地方,也有瞧不起的态度;看到别人的缺点,也会嘲笑一番。现在想想,真是自己的愚痴。因此,只要自己看待事物的态度变了,就会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且能不断学习到。
3. 关于孔子教导学生。孔子教导学生,不仅是口头上的教导和指点,他更是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变成了教学内容。就是,不仅是孔子讲话的内容,也包括他讲话的方式,做事的方式等。孔子做到善了,他的言行也是善了。而学生不仅观其外相,更要由相入心,领悟到其心法。时刻把自己的内心处在学习的状态当中。这才是学习孔夫子的方法。因此,孔子的教导是毫无保留的。他在做帮助众生向善学习的事情,因此也自会受到上天的眷顾。
4. 孔子本身就是非常谦虚的人。并且也会很智慧的勉励大家不断持续学习。因此他说,他没见过圣人,但见过学圣的君子们就很好了;没见过善人,但见过一直朝着善努力的人就不错了。这对于所有学习和修行的人都是莫大的鼓励。
今天,我反思自己,也有好吃懒做的惰性因素在自己身上。于是,如何能够更好地改正和放下这些因素呢?应该提起勤奋、提起学习、提起有恒。当提起这些良好的习惯后,不太好的习惯,自然就会被放下了。所以,不要总强调如何避免,只要自己改正了,那些不良好的因素,自然就减弱甚至消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