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睡了自己女儿是哪一集

《雍正王朝》有两位推动故事情节的关键女性角色,郑春华和乔引娣。这两个女性的故事分别发生在康熙和雍正的时期,在这部男人的大戏之中,女性角色的出现都代表着更加复杂的权力之争。郑春华是康熙的贵妃,却和太子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乔引娣是雍正登基之后最为心动的女人,最后却被证实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雍正王朝》两段不伦之情,为何留下了郑春华,删改乔引娣?

然而当《雍正王朝》拍成电视剧之后,郑春华的情节只进行了少量的删改,而乔引娣的真实身份却完全被删除了。

在电视剧的第一集,郑春华就出现了,她和太子之间的私情只消一个眼神就能看出来,而事实证明,当时皇宫之中不少人都知晓这个秘密,唯有康熙一直没有知晓。

太子是将来的储君,郑春华又是康熙晚年的宠妃,两人为何会勾搭上,很多人不解,电视剧之中也删改了这些情节。其实郑春华在被封为妃子之间,只是服侍康熙的一个小宫女,她能被封为妃子,甚至后来做了贵妃,都是和太子有关系的。

康熙皇帝对太子的教育非常严厉,大有恨铁不成钢之势。他在教训太子的时候毫不避讳身边的宫女太监,太子从小便怕他,长此以往,太子似乎只是为了“不犯错”而活,懦弱无能。

这一日,康熙又当着众人的面训斥太子,郑春华看太子可怜兮兮的模样,动了恻隐之心。也许是因为年纪尚小,她竟然敢质疑天子,对康熙说:“太子是储君,万岁爷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教训太子爷。”

《雍正王朝》两段不伦之情,为何留下了郑春华,删改乔引娣?

太子的母亲去世的早,就是因为对去世妻子的惋惜也思念,康熙才会这样注重太子的教育。太子并不是康熙的儿子之中最为优秀的一个,满清的皇室也并非是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他幸运就幸运在有一个特别受康熙宠爱的母亲,虽然英年早逝,但用一条命换取了康熙帝给他储君之位的承诺。

郑春华为太子求情,在康熙看来就好像一个普通母亲为儿子求情一样,身在高位的皇帝也许特别容易为这种平常人家的“真情”所感动,他并没有责罚郑春华,还给了郑春华一个封号,让她做了妃子。

而对于一直缺乏母爱的太子来说,郑春华的出现也弥补了他心中的那份温暖。太子经常过来找郑春华,两个年轻人相互接触,更容易产生感情,时间久了,就有了暧昧关系的。从剧情上来看,太子对郑春华是一种精神上的依赖,而郑春华对太子是真的爱情。

电视剧在播出的时候,这一段前尘往事不知为何被删除了。郑春华一直是八爷党掰倒太子党的筹码,她从一个后宫之中的可怜女人,到处被转送,最后依旧逃不过自杀的结局。太子是可以复立的,她却难逃一死。而曾经和她同床共枕的太子,在出事之后,竟然是第一个想要杀掉她的人。

郑春华这个女性悲剧角色的塑造是非常深入人心的,从这个女人身上,我们看出了康熙对于儿子的隐忍,太子的好色和无能,四爷的睿智,八爷的阴险以及十三爷的侠义。当然,作为推动剧情的重要人物,她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了太子第一次被废和十三爷被囚禁,以一个女性角色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也是二月河对人物的精细把握。

为了突出郑春华的宫斗情节,电视剧删改了郑春华的感情戏。而在雍正王朝之中,乔引娣的感情戏是最为注重的,她的爱人是雍正,她对雍正从厌恶到深爱的过程,其实也是作者想要通过这部小说为雍正“正名”的过程。

《雍正王朝》之中埋了不少感情线,无论是在原著之中还是在电视剧里,雍正和乔引娣的这感情戏是最为看重的。

《雍正王朝》两段不伦之情,为何留下了郑春华,删改乔引娣?

乔引娣是十四爷的人,雍正在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她,也许是因为十四爷平时没少在乔引娣面前说四爷的不好,乔引娣对四爷防备得很。

乔引娣确实是四爷用了心思从十四爷身边抢过来的,看到十四爷被四爷囚禁,自己还要和心爱的人分离,对四爷是充满了仇恨。

有人说二月河是在捧雍正,小说之中有很多的个人感情色彩。其实,二月河笔下的雍正并非是什么正气凌然的人物,也算不上什么英雄,而是充满了无奈。乔引娣这个角色的存在,将帝王的无奈发挥到了极致。

雍正一直善待乔引娣,即便乔引娣对他偏见很深,他依旧将乔引娣留在身边做小宫女。乔引娣原本以为雍正会利用她来羞辱十四爷,然而雍正对她却是彻头彻尾的冷漠。雍正的表现让乔引娣先放下了戒心,逐渐对他产生了好奇。后来生活之中的种种接触,让她深知原来十四爷口中的雍正并不是真的。

电视剧非常善于以乔引娣的视角来看问题,比如雍正当着乔引娣的面将张廷玉骂到流眼泪,雍正骂完还给了张廷玉一枚手帕让他将眼泪全部擦干。曾经单纯的以为这个世界非黑即白,非爱即恨的乔引娣非常震撼。

君臣之间,皇族的兄弟之间,皇帝和百姓之间……这些恩恩怨怨不能一两句话说清。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兄弟之争并非雍正所愿,他也不是这场宫廷争斗的始作俑者。被历史推到了这个位置,他不得不为皇权的稳定限制兄弟的自由,若是真的要深究,还得怨到康熙那个年代。正是因为康熙的心慈,因为他一直在几个儿子之中摇摆不定,才会让后来的君主难以做人。

雍正晚年心仪的继承人只有弘历,弘历也是康熙当年最为满意的孙子。而弘昼一直不安分,在八爷的怂恿之下对弘历屡次下手,甚至想要弘历的性命。雍正下定决心毒死儿子弘昼,就是不想出现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在儿子弘历身上上演。

雍正为这个皇位所做的一切,乔引娣都是看在眼里的。有的话说出来容易,想要去证实要用积年累月的相处。乔引娣的内心是淳朴的,眼睛也是亮的,在知道了所有的流言都是谎言之后,她自然会对十四爷产生怀疑。

乔引娣的情感扭转很痛苦,她曾经为十四爷伤心,却最后发现他不过是一个用谎言粉饰、眼中只有自己没有天下的小人。十四爷的谎言被揭穿之后,乔引娣自然会对雍正产生感情。雍正和乔引娣相处的过程是温和的,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情节,生活之中细碎的小事情,乔引娣尽力去照顾,而雍正给了她最好的庇护。雍正也询问过乔引娣要不要回到十四爷身边去,那时候的乔引娣已经深知自己的内心,因为雍正这句话气恼又委屈。

《雍正王朝》两段不伦之情,为何留下了郑春华,删改乔引娣?

雍正第二次生气让乔引娣去十四爷那里,还是因为十三爷的逝世,雍正在沉痛之下对八爷的恨意越来越深。乔引娣规劝雍正不要太过苛责八爷,雍正愤怒之下让乔引娣直接回景陵。已经习惯了乔引娣的雍正对身边服侍的宫女大发雷霆,犯了些小错误就要打板子。一直到乔引娣悄悄回来,雍正的怒气才压下来,他知道乔引娣没有走之后,内心还是感觉到温暖和爱的。

剧中乔引娣一直没有封号,她出身不高,却是雍正的知心人。也许雍正觉得做个小宫女随时留在身边,是两人相处的最好模式。后来雍正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亲自将乔引娣送到了景陵,送到十四爷身边,并且将她搀扶下了马车。

乔引娣心中一定是知晓雍正的想法的,但雍正都如此无奈,她的身份又能做什么?乔引娣对雍正说她一定会尽快回来,希望雍正能够保重自己。而雍正在乔引娣走后7天就去世了,乔引娣没有见到雍正最后一面。

雍正最终还是觉得曾经深爱过乔引娣的十四爷会更好地照顾她,而乔引娣的余生将会多么痛苦,就算生活条件有了保障,但她已经不能像从前那样接受十四爷了。

乔引娣在电视剧之中的结局并没有交代,她和雍正之间的感情成为一段让人惆怅的爱情悲剧。

二月河笔下的乔引娣结局更是急转而下,乔引娣是雍正遗失在民间的亲生女儿。阴差阳错之间,乔引娣先是遇到了自己的亲叔叔,又和自己的父亲相恋。最后乔引娣因为经受不了这种折磨而自杀,雍正最终殉情。

也许是因为小说的结局和历史实在相差太大,读者对结局褒贬不一。电视剧对结局进行了改良,二月河看完电视剧之后,对电视剧的评价不错,但他直言这并不是他的本意。

乱伦其实是文艺作品之中一个常见的悲剧题材,无论是《俄狄浦斯王》、《雷雨》都曾经用过,但电视剧毕竟要所有的观众都能接受,这段删改也是合乎情理的。

雍正是个勤勉的皇帝,一生都在和自己过不去,康熙留下的历史问题,他一个个解决,弘历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他都提前解决掉了。二月河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所以描写出来的雍正一生才如此悲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