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气道,因为各种各样的病因,受到了异物的刺激,你深吸一口气,关闭声门,胸口隔间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内气压增加,接着肺内空气高压喷射出来,声门打开。
随着“咳”的一声响。
咳嗽就产生了。
咳嗽是一种疾病吗?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咳嗽只是一种反射,是对刺激物的逆反应。
感受器接受刺激,神经中枢处理刺激,再形成动作,反射的基本原理就是这样。
而咳嗽作为一种反射,就是气道受到异物刺激后形成的一种身体防御反应。
我们要明确一点,反射作为一种身体防御是很高效的,面对刺激,如果需要人类复杂的大脑一一思考,就很花费时间。
而反射的处理中枢却通常不在大脑,而在大脑以下的其他部位,比如咳嗽的反射中枢就在延脑,所以它既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路径也更短,自然完成得就更快。
随着一声声咳嗽应声而出,刺激气道的细小异物被一一起喷射出来,就这样,对自己身体的保护和防御就完成了。
也就是说,咳嗽并不是疾病,甚至从生物学来讲,作为咳嗽作为一种反射还可以防御保护自己,因为刺激气道的异物排出来了,身体不用受异物的侵扰,那健康也就自然不受影响啦。

但麻烦的是,咳嗽作为一种反射,高效之余,却是无法被控制的,所以只要有异物产生,咳嗽就一刻也不会停止。
而剧烈的咳嗽却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让睡眠质量降低、还可能引起呼吸道出血,到了这个地步,人的健康还是会受到影响。
02
因此,咳嗽本无意,止咳却是刻不容缓的。
人为了止咳,付出了很多耐心,但人可以治愈一种疾病,却很难对抗一种身体反射。
这样说的话,你大概也可以明白,止咳就像是对抗自己身体的本能,咳嗽是本能在保护和防御到来的异物,你却要让它停下,是很勉强,也很无奈的一件事。
那到底该如何止咳呢?
首先,咳嗽作为一种神经反射,其反射的神经处理中枢是延脑。那要抑制咳嗽,最简单直接办法,就是抑制神经中枢—延脑,抑制了延脑,中枢感受不到刺激,自然产生不了咳嗽的反应了。
那抑制延脑最有效的药物是什么呢?
是海洛因,是我们熟知毒品之王。也是开始最广泛应用的止咳成分,它在二十世纪初的欧洲,风靡大地,也随之带来了海洛因作为毒品的泛滥史。
【海洛因分子式及其变体】
海洛因止咳已成为历史,强度约为吗啡1/4的可待因却还在使用当中,现如今,含有可待因为有效成分的药物,如止咳水、止咳露,新泰洛奇等一系列药物都在投入使用当中。
【可待因分子式】
用在药物上面,这类药品的剂量和控制就是不小的问题,如止咳水,作为曾经常用的儿童止咳药,在曾经控制不严的环境下,学生上瘾的现象经常发生,止咳水成瘾也屡屡见于新闻。
当然,现在这类药物在的中国,都是被严格管制的,不可随便流通的,所以现在止咳水上瘾的情况也已经成了往事。
而回归到止咳的方法上,抑制中枢的办法虽然有效,副作用也大,大有鱼死网破、不死不休的架势,这样的方法,真的有必要吗?

03
其实咳嗽作为自己身体的自然反射,本身就是为了防御存在的,实在不必大动干戈,如今随着观念的改变,对咳嗽的治疗,也缓和了许多。
而从反射的原理来讲,既然抑制神经中枢不可取,那为什么不缓解对感受器的刺激呢?
比如咳嗽作为一种神经反射,感受异物的感受器多在喉部、气管部,减少异物在这些部位的刺激,是不是就可以大大减少咳嗽的频率和强度,也就不会太影响生活和健康的质量呢?
这样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但还需要搞清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减少异物刺激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是分泌粘液,人的气道每天分泌的粘液为1-2升,主要由杯细胞和混合腺分泌完成,刺激粘液的分泌就可以稀释这些引起咳嗽的异物,从而大大地减少咳嗽频率,解决咳嗽引起的健康问题。
所以落实到具体治疗的问题上,刺激气道分泌粘液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什么呢?
其实是各类糖浆。
原理也非常简单,糖浆可以刺激唾液和气道粘液产生,缓和气道受到的刺激,将异物稀释过后,再由原本的咳嗽改为吞咽排出。
这就是糖浆止咳的基本原理。
如今药店随处可见的止咳糖浆,无论是枇杷止咳糖浆、急支糖浆、甘草止咳糖浆,原理都是类似的,而以此类推,你会发现,同样的原理,那蜂蜜、糖果和其他食品糖浆是不是也一样能有效呢?
答案也是肯定的。

比如是蜂蜜,作为天然的糖浆,和常用的止咳成分右美沙芬的止咳效果其实是一致的。
而1岁以上儿童,因为呼吸道(混合腺)粘液腺发育未成熟,粘液分泌不足,往往更加容易久咳不愈,这个时候比起药店购买的止咳糖浆,甜蜜可口的蜂蜜,显然更适合给孩子食用。
04
所以总的来说,现在常用的止咳糖浆,比起治疗,更像是安抚和缓和自己的身体。
气道产生粘液的原理错综复杂,过多和过少都有害于健康,而咳嗽作为一种反射,本身也不算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因此治疗咳嗽,说到底概念是不成立的,说起止咳,比起治疗身体,更像是找到与自己身体能和平共处的方式。
在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与其他生命个体相处、交流达成共识,而人和自己的身体相处和沟通,本身也是生命的重大课题之一。
止咳,从强制镇咳到缓和气道刺激的方法论发展,本身也是人与身体相处的方法论发展。
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身体,才能真正地关爱自己的生命。
【附1】
1:咳嗽非独立疾病,引起咳嗽的病因十分复杂,因此,除了止咳以外,针对病因的治疗要注意谨遵医嘱,及时用药。
2:蜂蜜服用年龄为1岁以上孩童,1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未完全,蜂蜜容易致敏,应该避免食用。
3.为保证疗效,止咳糖浆和蜂蜜服用后半小时内不喝水稀释,效果最佳。
【附2】
参考资料:
1. Guidelines of the German Respiratory Society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ults Suffering from Acute, Subacute and Chronic Cough [ P Kardos 2019 ]
2.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
3. 服用止咳药水或海洛因成瘾者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分析[翟南江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