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吉利的大概有这么几种:
1、吉利自己的员工,不满于现状;
2、购买了吉利品牌汽车的用户,因为保养维修费用、反复发生的故障、整车品质等问题对吉利不满的;
3、水军,及反对吉利水军的人。
说到底还是产品力不行,营销不行。

产品力不行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吉利现在仍然不敢和自己的对标车型做到定价一致。要知道吉利是成本控制玩的最厉害的车企,它本质是要逐利的,如果吉利的车能和同级别对标车型定价一致,而且吉利成本更低,它为什么不去这样做?
说到底还是吉利自己也明白,自己现在产品力还达不到对标竞品的水平,搞一样的定价卖不出去它会更亏,所以干脆使劲压榨下成本,然后在价格上越级对标。
关于营销方面,吉利的营销策略给我一种暴发户炫耀的感觉,看了就让人觉得不舒服。新《广告法》生效前搞了几个“最美xxx”,后来又碰瓷“小行星”、碰瓷“运20”,又是什么“大大大x越”,现在又开始宣传“CMA超级母体”,实在是让人觉得水平太差。

还有前段时间有关疫情的各种宣传,有关CN95标准认证等等,营销的花样搞得挺多,但是没有诚意。
。有一些东西属于大家约定俗成的东西,或者可以作为不成文的行业标准,到了吉利这里就是“我现在干了啥啥啥,干得多好多好”。
就好像村里刚通网一样,这个其实题主可以看看吉利汽车的微信公众号,对比下其他汽车媒体的公众号,看看评论区就知道了,吉利自己的公众号发点儿啥,评论区就一片“牛逼!好!”,这样对比着看特别好玩。
说到产品力上多说几句吧,免得人喷我,其实吉利的三缸机目前来说,在量产车里属于第一梯队的水平,动力、燃油经济性的平衡做得非常不错,比它自己的四缸机在某些方面做得都强很多。
这里给吉利的动力研发团队点个赞。然后吉利的车机系统语音识别,是支持方言的,虽然说这个是整合的某语音识别大厂的方案,但是这个整合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好几种方言都能准确识别。
吉利在面对合资车的时候,宣传的是买吉利爱国。
面对奇瑞、BYD,荣威名爵等车的时候,又宣扬自己的沃尔沃技术。
对外打民族汽车工业感情牌,对内推行伪装的“狼性文化”,残酷剥削基层员工及供应商。你要真正贯彻狼性文化就别打感情牌。
宣传口径其实无所谓,产品力强就行啊,奈何……
吉利的营销方式的确比较恶心,但不否认脸皮厚吃得饱,稳稳的国产一哥,再喷,销量依然很好,为什么?因为人都是从众的,大家都买,路上都是,那肯定不会错,10W选自主品牌的客户有几个懂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