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缘无故紧张焦虑心慌

这是人类进化过程的遗留物,许多人都有这种现象。

 

我自己也是,但仅限于3岁前。是后来听大人说的,“一到黄昏时分就狂哭,过会儿就好”。

 

这事情是脑子里的一个零件——松果体搞的鬼。

 

松果体在白天日光充足的时候分泌5-羟色胺,这种让人愉悦的物质,好让你活脱一整天。

 

光照不足的时候5-羟色胺分泌量减少,转而产生褪黑激素。这种物质负责支持睡眠,但水平高的时候会让人心情压抑。

 

黄昏恰好是这两种性格相反的激素在身体里的地位开始逆转的时候。人如果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转折比较过敏,就会发生像题主这样的情况。

 

人为什么会进化出这种由光照控制的“白天活跃-夜里压抑”的节律呢?

 

原始人当中曾经就有许多不具备这套机制的人。他们在太阳下山以后仍然是“我好兴奋啊再抓几只兔子吧~”的节奏。后来他们被蜂拥而至的夜行性食肉动物团灭了。所以留下来的基本都是我们这些到晚上就没啥心情的人。

 

不过因为松果体并不区分阳光和人造光,所以现在这种节律似乎已经没什么存在感了。

 

有什么办法减轻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呢?

 

利用上面说的“松果体并不区分阳光和人造光”这个特点就行。在太阳下山之前,提早把房间灯打开,这样阳光强度的骤变就能被灯光稀释一些,心情上的反应也会不那么强烈。

 

还有个不知道为什么但似乎挺管用的办法——吃点零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