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折卧床怎么护理

5月31日0-24时,全省新增11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州报告。新增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广州报告。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广州报告1例,来自柬埔寨;佛山报告1例,来自美国。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8例,广州报告,2例来自阿联酋,其余6例分别来自美国、乍得、阿曼、菲律宾、柬埔寨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增出院2例。

截至5月3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68例(境外输入1035例)。目前在院75例。

当前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持续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役,各位老年朋友请记得坚持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外出,少串门、不聚会、不聚餐。

一方面因为疫情居家影响,另一方面也因为上了年纪,现在很多老年朋友腿脚不便,不喜动,喜欢静静的坐一天。还有些老人因为一些疾病,只能整天躺着和坐着,例如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等老年病患者。

但是长时间久坐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老人双腿麻痹。时间长了,非常影响老人骨骼肌肉健康。因为长期不运动,骨质比常人更容易急剧减少。肌肉也容易萎缩,易骨折。

★老年人骨折因素★

造成老年人骨折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骨质变弱」加上「跌倒」。随着老化,人的骨骼在质与量上起了很大的变化,使得老年人的骨骼变得脆弱。但光是骨骼变差,不一定会导致骨折,「跌倒」才是老人骨折的元凶。

★老人骨折复健 6大照护技巧★

1.卧床护理

老人跌倒骨折 记住这6个照护技巧

受伤初期尽量抬高患肢、防止肿胀,但若有血管堵塞状况时就应放平。长期卧床会使局部组织受压,容易发生压疮,最好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夜间则每3~4小时翻身1次。长期卧床也会造成肺活量减少,容易使支气管分泌物沉积在肺底,若合并感染就可能引发肺炎,在帮助翻身同时还要帮助拍背,并鼓励老人作深呼吸增加肺活量,便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上石膏照护

上石膏处若感到痒不舒服,应避免抓破皮肤造成感染,可用冰敷或吹冷风,降低闷热不适造成的皮肤痒。患肢要留意末梢是否感到紧缩、麻痛感、冰冷或肤色改变,有可能是石膏过紧导致压迫或肿胀,要尽快回诊请医生查看原因。

3.尽早下床

治疗或手术后要尽早让病人下床活动,避免因卧床过久或没活动,而引起并发症,包括褥疮、血管栓塞发炎、肺扩张不全、肺炎及尿路感染等。

4.运动复健

卧床时,患肢要多做抬腿、肌肉收缩运动,预防肢体废用性萎缩及关节挛缩。下床时,运动应循序渐进,每日可分成早上、中午、晚上,每周维持至少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的强度及时间要依个人的体能慢慢增加,不可勉强。运动过程若有头晕、胸痛、脸色苍白、盗汗等情形,应立即停止;必要时可借助助行器、辅助用具,避免对关节造成负担。

5.营养摄取

老人跌倒骨折 记住这6个照护技巧

为促进骨折愈合,应多摄取蛋白质、钙质、维生素C等,并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钙的吸收与维生素D有关,而维生素D可透过阳光照射合成,即使行动不便仍需尽可能多晒太阳。另外,为避免因活动减少造成便秘,应多摄取水分与纤维质。禁忌方面,抽烟、喝酒、喝浓茶都对骨质有不良影响,辛辣食物则影响伤口愈合。

6.居家环境

为利于复健运动,并防止二次跌倒,家中应尽量清除阻碍空间的杂物、浴室处装置扶手、增加照明,并减少引起跌倒的设施,如不使用有轮子的家具、电线要收好或固定在角落,家具摆设位置应固定,勿时常更动。

颐家温馨提示

骨折对家中长辈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恢复期间的照护千万不能轻忽。疫情期间减少出门,颐家建议,可聘请专业的康复治疗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上门协助治疗,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争取最大限度的恢复。若家人因工作无暇照顾时,颐家医养护理团队能按照你的需求为你匹配专业的护理员,为长辈提供良好的照护,以便长辈尽快顺利康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