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对人体伤害

在当下这个万事求「快」的时代,我们都习惯了快递、外卖这些便捷的服务方式,伴随着方便的服务,同时带来的还有更多的塑料污染。快递的包装袋、外卖餐盒、商品的外包装等等,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理所当然的存在着,但你有没有认真想过,无处不在的塑料微粒是如何进入人体,又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健康伤害呢?

严重的塑料污染

塑料作为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从它出现的那天开始,人们就离不开它了,因为确确实实是解决了很多其他材质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人类面临着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那就是——塑料正在占领和污染地球。

“塑料微粒”以各种方式被我们所吞食!对健康的危害已不容忽视

 

它威胁到了动物的生存环境以及水源的健康。目前,全球每年会生产将近3亿吨的塑料,其中大部分最终会流入海洋。超过95%的海滩垃圾为塑料制品,比如瓶子、吸管、食物包装、渔网等。

据估计,到2050年左右,海洋中塑料的重量将会超过鱼类。塑料污染以多种方式杀死海龟和其他的海洋生物。它们会被塑料袋和包装缠绕,并摄入可能导致肠道阻塞的塑料碎片,最终使它们死于营养不良。海洋中的塑料微粒还形成了一层藻类生物覆盖层,闻起来就像鱼类的食物。这就意味着鱼类可能主动寻找这些塑料微粒,并将其误认为食物。进入食物链循环的微塑料,最终会通过食物、饮水等渠道进入人体。

“塑料微粒”以各种方式被我们所吞食!对健康的危害已不容忽视

 

除了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也受到了微塑料的侵蚀,根据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被塑料污染的土地的净总额是海洋的23 倍。进入土壤之后,天气、阳光和其他因素会导致塑料碎片变成塑料微粒。@头条热点

日常生活中“塑料”也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现在各种食物都通过塑料进行包装,这就使得人们在不经意间都会摄入塑料,尤其是在加热过程中一些有害物质被释放出来,比如双酚A。常用的食品打包盒,存在「苯乙烯」等物质残留的风险。软塑料制品会大量添加增塑剂,以提高材质的柔韧性。这些增塑剂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邻苯类],危害也是最大的。虽然多数情况不与食品直接接触,但邻苯类增塑剂非常容易迁移到手上(哪怕只是随便摸一摸),进而附着在食物上,吃进身体里。

原本塑料可以用于制造容器,而如今人体却也成为了塑料的容器——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实!

“塑料微粒”以各种方式被我们所吞食!对健康的危害已不容忽视

 

塑料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呢?

研究表明,微塑料可以长时间停留在胃肠道中,造成机械损伤,堵塞食物通道,产生饱腹感,使得实际营养摄入减少,导致体重减少、发育迟缓等。此外,微塑料还会引起组织炎症、细胞增殖和坏死,并可能损害免疫细胞。而且,微塑料的粒径越小,穿透能力越强。鉴于纳米颗粒在生物体中可以移动,研究人员推测纳米级微塑料甚至可以穿过胎盘、血脑屏障,进入胃、肺等内部脏器。在动物研究中发现肠道中的塑料浓度是最高的,最小的微塑料颗粒甚至能够进入血液、淋巴系统,还有可能到达肝脏。

除此之外,在塑料降解的过程导致有害物质的释放,其中邻苯二甲酸酯和双酚A等塑化剂,能够干扰人体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影响生殖和发育,常见的包括导致儿童性早熟,成人的乳腺癌风险等。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虽然现在的生活环境、饮用水和海鲜中普遍存在大量塑料微粒,但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减少塑料污染。比如日常中可以做到的一些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使用塑料袋(包括零食包装和食物储存袋)

2、避免使用一次性吸管(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不锈钢、竹子甚至玻璃制成的可重复使用的吸管)@头条健康

“塑料微粒”以各种方式被我们所吞食!对健康的危害已不容忽视

 

3、尽量减少合成纤维服饰的清洗频率,考虑使用可以在洗衣机内过滤洗衣纤维的产品

4、选择用竹子或亚麻制成的牙刷,而非塑料牙刷

5、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瓶;随身携带可重复使用的水瓶

6、尽可能堂食,少点外卖,等等

7、如果一定要使用塑料制品,尽量选择透明或白色的塑料,尽量选择PP(编号为 5 )、PE(编号为 2 或 4 )、PET(编号为 1 )等风险较低的材料制成的塑料制品。另外,与食品接触或者人体亲密接触的塑料制品,一定要清洗或用热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使用。

当我们随手扔掉一份塑料制品的时候,我们可能很难想到,它会以另一种形式回到我们的身体里,影响我们的健康。所以,从生活点滴做起,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是人类保护环境,关爱健康的最好的方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