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胡歌王凯主演的《琅琊榜》可谓是大受欢迎,网上对它的评论也都很高,而剧中梅长苏的经历更是被网友认为,这是胡歌经历了车祸之后的蜕变的真实写照。虽然这部电视剧是一个架空的朝代,但是在历史上也是有原型的,这个原型就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梁武帝手下的儒将陈庆之。

与梅长苏不同的是,陈庆之并不是出身于豪门,与皇室家族沾亲带故的。他出身于寒门,年轻的时候一直跟在梁武帝身边打天下,所以年仅18岁就被梁武帝封为主书,但是因为身体文弱的原因,直到过了不惑之年才有机会领兵打仗。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领兵打仗,因为别人打仗是武力,而他打仗是靠脑力。
公元526年,梁武帝派出安西将军元树率兵攻打北魏的寿春,陈庆之担任总知军事。当时北魏的豫州刺史让他的儿子去用两座城守住梁朝军队的进攻,结果这位豫州刺史的儿子根本不是陈庆之的对手,陈庆之没有费多大的功夫就拿下了这两座城。而梁朝军队在这次战争中,一共拿下了北魏的52座城池,俘虏了75000人。陈庆之也开始崭露头角,被赐爵关中侯。
第二年十月,陈庆之奉命继续进攻北魏涡阳,但是由于当时兵力不够,所以梁武帝派出浔阳太守韦放领兵前去增援陈庆之。但是韦放的部队刚到陈庆之的地盘,部队还没驻扎,就遭到了北魏将领费穆所部的偷袭。虽然当时韦放手下只有两百余人,但还是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费穆所部被迫退去。

被打败的费穆又回去搬救兵了,北魏皇帝又派出了十五万的兵力增兵涡阳,并且经过急行军,前锋部队距离陈庆之的驻地只要四十里地了。陈庆之想要直接出去跟北魏的军队打一仗,但是韦放却不同意。他认为这是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此时梁朝的军队并不多,这要是第一仗就打败了,很影响士气。
但是陈庆之却认为这是打击北魏军队士气的绝好机会,因为北魏军队长途跋涉而来,尤其是北魏的这支前锋部队,更是急行军,舟车劳顿,士兵大多疲惫不堪,所以此时出兵作战是最好的时机。而且他已经派兵侦查过了,敌人先锋部队驻扎的地方树木丛生,所以他们不敢在夜间出来,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但是其他的将领还是信不过陈庆之,最后没办法,陈庆之决定自己领兵出战。结果陈庆之仅率200骑兵就打得敌人的前锋部队大败,令敌人军心不稳,而此后陈庆之的名字令敌人闻风丧胆。
之后两军又打了大大小小上百次仗,双方并没有胜负之分,但都已经疲惫不堪,这时候就看谁的意志力先垮下去了。但是当侦察兵传来消息说敌人正在两军阵地的后方修筑工事,这时候,不仅普通士兵军心动摇,就连指挥官曹仲宗也准备撤军,但是遭到了陈庆之的反对。他认为,都打了那么长时间的仗了,为此还付出了那么多,怎么能在关键时候退兵呢。于是为了重振士气,他带兵突袭北魏军队,连克四座营垒。最后一鼓作气打得敌人投降的投降,溃败的溃败,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

之后陈庆之率军北伐,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虽然军队中是以武力来论英雄的,但是陈庆之这个不能拉弓射箭的将领在军中不仅没有遭到排斥,反而备受尊重,这其中除了他本身的军事指挥能力之外,他的人品也是很重要的,不然怎么能在军中的地位稳如泰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