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故事

得知同学33岁就成为我们镇中心小学的校长,吃完晚饭后,给他打电话表示祝贺。挂断电话前,同学突然考我,如果那个因博士论文致谢信走红的黄国平博士放到现在农村上学,你觉得能有多大把握走出山坳?

我理解他的意思,黄国平,这几天最让人佩服的读书人,从小山坳中挣破枷锁走出的贫穷少年,到年薪100万的中科院博士,真实版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

即使身处漩涡,决不轻言放弃,无数人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可就在我们身边,始终有读书改变命运的事例。

但是尽管如此,同学提出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现在的农村,还能有多少这样的孩子?

前几天回老家时,正好碰到在老家小学校当副校长的高中同学,当时就听说他过几天就要被提拔为校长,真的是年轻有为。

可是,从他那里我却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成就感,只能感受到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更可怕的是他无可奈何地无力感。

我们镇子并不是像黄博士那样贫苦,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县城买了房子,70%以上的家庭都拥有自己的私家车。可以说,生活水平和城里人差别并不大。

但是,唯独有一样,就是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与城市里的差距却越拉越大。同学对这一点是感触颇深,总结他的话,我们那会镇子上的初中,一年能考上二三十个重点高中。可是现在,虽然教学设施好了,但是一年只有几个能敲开重点高中的大门。

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的网络及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诱惑和吸引太大了,很多孩子根本没有抵抗力,每天都会抱着手机看,一看就上瘾,无法自拔。

他最近一直在尝试改变,但是奈何家长并不配合,学生也已经理所应当的玩游戏。二三十年前,我们那个时候点着蜡烛写作业的劲头,在农村早已消失,没有几个学生,能有耐心上完整堂课。

他还不忘自嘲,如果把他放在现在,估计连个高中都考不上。我对他的话深有感触,自己亲戚家的孩子也是电子产品的受害者,但是这又不能将全部过错放在网络的普及上。

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宁夏残障人士辛宝同,在26岁时因病高位截肢,父亲颅内出血全身瘫痪,全家欠下几十万元外债,如黄国平一样历经亲人的不幸,陷入生活的泥泞。

但是,这并没有让他放弃生活,而是在痛苦和不幸中在心中沉淀了坚韧。他利用网络直播的热潮,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借助阿里巴巴平台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

两年时间,为该县2390位重度残疾人分红186万,还加入了阿里村播计划,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大学生轮椅上创业给2390残障人士分红#

再结合当下农村小学生教育问题,我认为有些事情,还是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纵使将黄博士放在现在的农村,以他自身坚韧的性格,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我认为他还是可以走出山坳,走进AI Lab。

@职言者也 观点分享:

1、农村孩子教育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还有家长的自身问题。我们家同样有小孩在农村上学,家长为了多挣着钱,拼命打工。

自打在县城买了房子,更是要挣钱还房贷。周末都是将孩子一个人锁在家里,只留下一个手机给孩子,这样的环境下,网络和游戏成为他们唯一的乐趣来源。

2、好的学生都去县城了,生源差,造成升学率低。这一点也得到了同学的认可,现在在农村,条件稍微好点的,都去县城买了房子。很多人,从小学就开始去县城上学。这就让生源整体质量下降,也直接造车升学率的降低。

可是,每年还是有个别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挣破贫穷的枷锁,进入更好的初中和高中。而且这些孩子,年级越高成绩越好,就是因为他们打好了基础,塑造了好的习性。

3、黄国平和辛宝同,同样来自农村,每次转折就像是命运的捉弄,虽身不由己,但始终没有放弃,而是坚强面对。

而在他们成功的道路上,同样充满诱惑,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毅力,坚持而专注,最终的人生才比别人更高、更远、更踏实!

当然,乡村基层教育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如人意,留不住有资历的老师,吸引不了年轻的教师,这对我同学来讲绝对是一个考验。希望他在校长的岗位上能够破陈出新,将我们镇子的小学教育做得更好一些!

不知道大家对于同学提出的问题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