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户口怎么处理

离婚后女方的户口怎么办呢?

第一种情况,女方的户籍仍在原地,离婚后夫妻可以分户,就是把原来的户口本分成两个新的户口本,或者一方迁出另外一本户口本,女方呢,拿着法院的离婚判决书,调解书或者是离婚证,户口本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分户手续,派出所呢,就会为女方颁发一本新的以女方为户主的户口本。

第二种情况,如果女方回娘家或者是去其他地方,也可以到现在的居住地派出所申请落户。

 

同学小君离婚后没及时把户口迁出来,找到喜欢的人想要结婚,前夫和前婆婆居然不同意小君把户口迁走,还准备给10000块钱的封口费,还对外宣称她们没有离过婚。

我的同学小君长相甜美,性格温柔,上学时也是妥妥的一个美女学霸,没想到找了一个男朋友长相普通不说,还特别能说。

我最看不上的就是他的油嘴滑舌,见什么人说人话,但偏偏就是这两片嘴把小君迷的晕头转向的。

当年小君嫁给他属于远嫁,家里人和朋友劝他考虑清楚,她不听就说从来没有人给过他这种心动的感觉,让他感受到了自己是最幸福的女人。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话一点都不假,看着她老公那个样子真是无语了。

小君结婚后,她老公对她还是蛮不错的,天天俩人甜甜蜜蜜的,但自从第2年小君怀孕以后,她老公好像就变得特别忙,钱没有挣多少但总是回来很晚。

终于,纸包不住火,小君发现老公在外边有人了,当时已经怀孕三个月的小君就和他大吵大闹,她老公死不承认,最后闹的不行了,她老公就承认了,那一刻小君心如刀绞。

在因为小君的情绪波动太大,还天天哭泣,孩子也没有保住。

小军这个时候才看清渣男的这副嘴脸,果断的提出了离婚。因为没有孩子,离婚手续很快就办好了!

离婚后,小君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去了其他城市工作。女人的心思一旦不放在家庭上,不放在男人身上,成长的是非常快。

小君一开始在一个公司里做前台,小君上学时学习能力就很强,小君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学习,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也成为了一个主管。

当一个人变得优秀,那么她身上的光芒就会吸引很多异性的朋友。

这个时候小君公司的另一个主管就开始向追求小君,小君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心里还是很胆怯的 ,改天就把自己的情况给那个主管说,但他知道以后一点也不在意小君的过去,小君又感动心中那片平静的心河也开始泛起层层涟漪……

小君最后答应了和他结婚,但小君当时离婚的时候没有及时把户口迁出来,现在小君又回到村子里找前夫,想要把户口迁出来。

没想到前夫和前婆婆居然不同意,理由是再过一年村子就要拆迁了,以后给小君10000块钱作为补偿。村子里拆迁了,是根据户口本上的人口给钱。

小君一听就特别生气,我们已经离婚啦,你们拆迁和我没有一点关系,我现在就想把自己的户口迁出去 。

小君又告诉他们,如果是按人头分钱,那么我也应该拿走属于我的拆迁款。

但这个时候前夫和前婆婆又说:最多只能给你10000块钱,再多绝对不会给你,因为你们已经离婚啦了!你在外边也不能说你们离婚的事情,要是有的人知道你就说你们又复婚了!

小君看着这对母子这副嘴脸多么霸道,真的不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瞎眼嫁过来的 。

小君的前夫现在一直不给小君户口本,小君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小情感屋 我想说的是遇到这种不讲理的人,就不要和他讲道理,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拿起法律的武器来制裁他 。

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么拿走属于自己的拆迁款,要么让他们把户口本拿出来 。

 

离婚后还能得到房屋拆迁补偿吗

一、户籍在册的公有住房拆迁,离婚前一直实际居住。离婚时没有作出处理意见,离婚后房屋拆迁,一方主张拆迁利益可得支持。

二、户籍在册男方父亲名下私房内,房屋来源于婚姻存续期间男方父亲的私房拆迁安置。原被告实际居住。离婚时,对该房屋主张居住权没有得到支持。

三、不是拆迁私房权利人,婚姻存续期间房屋拆迁,安置房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离婚时,一方主张房屋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法院支持。

四、私房拆迁,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出资所购房屋,虽未转移物权归属。但离婚一方主张拆迁利益也可支持。

五、属案外人私产,拆迁补偿按人头固定平方。离婚后,可获等平方的现价补偿。

六、农村宅基地房屋。非建房出资人,作为登记的立基人口,有权主张分割拆迁利益。

七、农村宅基地房屋,建于婚前,结婚时无户籍在册,户籍性质为居民,离婚后主张拆迁利益不获支持。

 

拓展资料:

离婚协议书容易忽略的几个内容:

1、离婚后户口如何处理,户口纠纷不属于法院的受理范围,所以应该在协议中写明户口不迁出或者不配合办理手续的违约责任;

2、孩子姓氏的问题,如果涉及孩子需要修改姓氏的,应该在协议中写明,避免事后一方不配合无法更改孩子姓氏;

3、关于财产的分配问题也应在协议中一并处理,避免离婚后为财产分配再次产生纠纷;

4、关于孩子抚养费问题,不建议直接将抚养费约定为一个固定金额,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抚养费应该随之上涨,建议约定为线性递增式,保障孩子利益最大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