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的出路在哪里?
我认为,不要老是盯着“芯片制造”,芯片领域不管是制造还是设计,每一个环节的进步,都是中国芯走向自主的一个前进脚印,都要去钻研。
这两天云栖大会正开的火热,在云栖大会上,平头哥推出了一款芯片,取名还是很有阿里的风格,叫倚天710。倚天剑是《倚天屠龙记》中的顶级兵器,平头哥给芯片取这种名字,看来对它很自信,期望也很深。
倚天710不同于以往的手机端或是电脑端的芯片,而是一颗彻头彻尾的通用芯片,倚天710不仅是阿里巴巴第一颗通用芯片,更是业界性能最强的ARM架构芯片,在SPE2017基础测试平台上,倚天710跑分达到440以上。
自从2019年平头哥放出了首颗AI芯片含光800之后,这是平头哥的又一次创新。跟大家之前想的不同,平头哥选择了通用芯片这个赛道作为突破点。这跟阿里云的“基因”有关,作为全球第三的云厂商,倚天710设计技术可以与云场景的独特需求相结合,还能与飞天操作系统协同,这是阿里自研生态的一次深度协同,可以说是内外功夫兼修了。
早几年,阿里就曾宣布过飞天操作系统正在全面兼容X86、ARM、RISC-V等多种芯片架构,实现“一云多芯”。倚天710的诞生让大家看到,阿里没有说大话,确实一点点再进步,缩小自己与国外科技巨头的技术差距。
这次通用芯片的问世,让阿里云的技术优势又多了一个,这让它向“第二”冲刺又多了几分把握。其实,像这样就蛮好的,企业做科研对自己有好处的,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功于国家,一举两得。
我们也要承认,搞芯片这条路,真不是某一家企业、某一个研究机构能走出来的,一定是大家一起开辟出来的。而国产芯的自研,阿里、华为这样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也不能置身事外。不要指望它们一下子惊天动地,只要有一点技术突破,对芯片自主来说,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