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宗罪适合初中生看吗

《十宗罪》的第十一宗罪——不少初中生“迷”上了它!  书籍能否像外国电影一样制定分级制度?

   课间休息时,看到一位八年级男孩子看书,暗自赞叹这孩子真爱读书,过去看看,发现他在看《十宗罪》。

   我很奇怪,问他:你看懂了?他说:还好吧。

   我说:喜欢看这种书?他说:好紧张刺激啊,我们班的同学都爱看。

   我说:看这书心里害不害怕?他不好意思说:有一点怕,但它刺激啊。忍不住看。

 《十宗罪》这本书,我是在天涯社区里一路追着读。后来,又在书店专门买了一套。夜深人静看这书,竟有一种莫名的惊悚。我住单间,那套书放在窗台,有天晚上睡醒,万籁俱寂,一缕月光照在书封面那无头白衣人身上,顿时不寒而栗。于是搬家时,把它送给隔壁邻居了。

   肢体雪人、雨夜幽灵、地窖囚奴、人皮草人、变态色魔……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在透视着人性的扭曲、黑暗,其情节之诡异狡黠、犯罪手段之暴虐张狂、场面之血腥恐怖、心理之怪戾阴暗、情趣之重口味,显然超出一般人对犯罪的认知程度,更超出正常人的伦理底线。

   青少年正处在三观育成的过程中,认知水平较低,模仿能力又强,过早接触这种突破人性伦理的犯罪情景,这是一件理智的事情?

   我想起了国外的电影分级制度。在百度里搜了一下,并没有书籍分级制度。文化管理部门能否考虑制定“书籍分级制度”呢?现在惊悚、悬疑类书籍大行其道,很多书籍很明显是不适合少年儿童,但他们却悄悄地成为最忠实的读者!

   《十宗罪》的作者蜘蛛曾经就这问题发表过看法,大意是说人不能始终生活在阳光下,写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东西,青少年如果提前了解,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警惕,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拓展资料:

初一学生阅读《十宗罪》有什么利弊?

有些人认为,初中的孩子不适合读这一本儿书。

有一些小学的同学已经开始阅读了。

不知道孩子们从其中吸收到的是什么营养,借鉴到的是什么经验,得到的教训是哪一方面的。

知乎上有一个人是这样回答的——

糖糖残帝

不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便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我就是在初三接触到这本小说的,说说我的感受,有点太早了,会冲击你没有完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在高一政治第一课就将要学习的,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很多事,还是在高二结束在看,我当时看了后有一段时间对整个世界看法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自我感觉表现在不与家人交心,夏天35℃我看这个小说一点都不热,感到身体发冷,其实更冷的是我的内心……

(转发的仅供参考。有些学生上课也阅读失踪罪,不听课不写笔记,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我觉得这是个坏事儿。)

 

《十宗罪》中学生能不能看?你还以为你的孩子看书看的那么用功?你从来不会想到孩子看的是《十宗罪》,或者是网游书。这说明你是一个不称职的父母,还不赶紧制止。

我觉得这书不能看。

1、这本书写了十个恐怖变态的凶杀案,血腥,残忍,看了让人吓得睡不着觉的那种。

2、书中所有的案例几乎都牵扯到了情杀这个问题。这对于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无疑是反其道而行之,非常的不好。

3、书中的细节描写有些不适合中学生看。

4、这本书写了什么呢?

警察,强奸杀人犯,毁容者,恋物癖,异装癖,非主流少年,碎尸凶手,流浪汉,卖肾的人,变态杀手,色狼,乞丐,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接头的人……

这对于青少年来说,看到这些内容,很容易勾起他们的好奇心,无疑像是寻到了宝藏一样。会看的不可自拔。后果,要么沉醉其中,要么会模仿……

5、这本书虽然是根据十大真实案件改编而成,虽然可以给世人提醒,这些案件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对于中学生,正是形成三观的重要时期,无疑会扭曲他们的心里。

所以,不能看。

前不久,我收了一本。我说这本书不能看,没收。我拿回来看了之后吓得不行。

大家说,这本书能看吗?封皮就是一件衣服,露着一双手,不见人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