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残不疼

为何有些青少年自残自伤后不痛苦,反而有快感

目前在青少年中常见非自杀性自残行为,如割腕。不夸张地说,我几乎每次门诊都可以遇到这样的案例。每当看见那触目惊心的道道伤痕——既有新鲜的,也有陈旧的,都让人心痛万分。但更让人心痛的是,他们常常非常平静地告诉你,“我不痛”,甚至会告诉你,“在看见出血的一刹那,我释然了!我甚至有一种快感!”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这种自残行为有着多种功能,如: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引起他人的关注;要挟和控制他人;以及,最常见的功能——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是一种不成熟的自我防御,与主动、直接的攻击相反,被动攻击是以攻击自身的方式来攻击他人。被动攻击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对自我的折磨、虐待和伤害,如:为他人过度着想和付出;自己过分节衣缩食却让他人大肆挥霍;为他人承担自己本可无需承担的责任;明知别人的意见会引起不利的后果依然言听计从;甚至自伤、自残;而最为严重的被动攻击就是自杀,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下以极端的方式自杀。

较之主动攻击,此类行为的攻击的作用更加强烈,且往往是攻击了他人,还让对方有口难言,只能被动承受社会舆论和自己良心的谴责。如果了解了这一特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青少年在实施非自杀性自残行为如割腕时,不但不感到痛苦,反而会从中获得快感。

这类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但更多的是潜意识的,使用者往往连自己都意识不到他是在以这种方式被动地攻击他人。但此种行为的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既伤害了他人,更伤害了自己,甚至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严重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因为过度使用此种防御机制者,必定意味着在其在过去尤其是早年存在着创伤性的经历,同时也意味着该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出现了问题,缺乏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沟通的渠道。

此外,青少年的割腕自残还可能有更为隐秘的原因,如可能是存在某种潜意识冲突的象征性的表达。而要深入理解此种行为的潜意识含义,以及防止自残行为的再次发生,需要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如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以及精神分析性的心理治疗,必要时还需要医学处理和精神科药物治疗。

 

拓展资料:

用刀划自己的手,划几十下,都出血了,难道不痛吗?

我切菜切到一点手指都痛得哇哇叫,她们怎么忍心对自己下手呢?

前天发现这两个女生,有相同的自残行为,分别找她们谈话了,又问不出什么。

其中有一个父母离家打工,她跟奶奶生活,可能是失恋,浏览了她的QQ空间猜的。

另外一个可能是家庭问题,父母离婚了,父亲又再婚了。

问她是不是跟继母关系不好,她说不是,打电话问她父亲,也否定了这个说法。

现在割手自残,虽然只伤了表皮,但看起来也挺吓人的,更怕她们以后做出更出格的事。

上周刚处理完男生打架的事,现在又有女生自残,麻烦事一件接一件,没完没了啊。

经过谈话之后,这几天特意观察了她们两个,说说笑笑的,没发现什么异常的行为。

也偷偷叫其他同学帮留意她们的动态,也没发现有不正常的。

感觉她们应该是有点心理问题的,至于严重到什么程度我就不知道了,学校又没有专门的心理老师。

如果她们真的有心理障碍,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引爆呢。

一想到这,不由得瑟瑟发抖。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却一肚子的心事,根本猜不透她们想什么。

只想快点放假,快点退休,快点结束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行为?怎么去处理好一些,有心理医生朋友如果看到,请给我留言,不胜感激。

其他碰到过类似情况已经妥善处理的朋友,也可以给我留言。

好让我借鉴一下你宝贵的经验,真的很担心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