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到底是哪一个民族?是如何形成的?至今还是争议不断。根据中国学者薛宗正所写的《突厥史》来看,突厥和铁勒具有很深的渊源,但是又不是一个民族。铁勒,是丁零后裔,长期生活在贝加尔湖一带,其Y染色体为N,回纥(维吾尔)就是其中之一。
而突厥,是丁零和塞种人融合的产物,但是文化上接受的铁勒文化比较多。古代突厥人称呼自己为蓝突厥,铁勒为黑突厥,说明突厥人带有比较明显的欧罗巴特征,但是却继承了铁勒的语言、以及狼图腾等。我们可以说突厥是丁零中分化而出的,不能说丁零是突厥的一支。
薛宗正同时认为,突厥语系这个命名就是错误的,因为搞反了因果关系。突厥语系应该命名为丁零语系,因为这些语言都是丁零语分裂而出的,突厥语、回纥语都是来源于丁零语。也就是说,维吾尔族的语言比突厥语更加古老,所以不能说维吾尔语属于突厥语,应该是突厥语来源于维吾尔语。
拓展资料:
土耳其要组突厥联盟, 这个突厥咋回事呢?
突厥以前生活在阿尔泰山,是柔然的奴隶,替柔然人打铁,柔然把他们称为锻奴。
这个时候来了一个机会。旁边冒出一个高车国。有人认为他们就是以前史书里写的鬼方、丁零,他们也被认为是现在维吾尔族的祖先。因为驾的车都很高,所以叫高车。高车也被柔然控制着,这时候,高车开始投靠北魏,依靠北魏攻打柔然,虽然最后高车国失败了,但跟柔然打了三十年的拉锯战,把柔然也打得休弱多病。这时候,突厥部落开始从柔然的控制中慢慢脱身,不再只为柔然打铁,也把自己的铁器拿到外面去卖,然后存点钱。这其中就跟西魏通商。当时中国正是南北朝时期,中原没有统一,北方没多少压力,有很多发展机会。突厥获得了跟西魏通商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当时西魏使者来到突厥的部落。全国上下都沸腾,说:“大国派使者来了,我们将要兴旺了。”
跟西魏做生意,一是可以交换物品,二是能够得到大国的认同,可以以国的身份与一个大国交往,这对一个刚兴起的部落国家是很重要的,你看现在塔利班最希望的是什么,是有大国能够承认他。
正当突厥人高兴的时候,它的老大哥柔然又杀回来了。当时突厥的领头人阿史那土门袭击了高车的残部,抓了五万人,突厥自然感觉良好,已经很牛了,就跑去找柔然,要求跟柔然通婚。
柔然使者一听,你们谁啊,我们的奴隶,给我们打铁的锻奴,竟然要跟我们通婚了,谁给你的勇气?于是,断然拒绝。被柔然使者拒绝了,土门也很生气,杀了使者,又跑去跟西魏求婚,西魏正搞这个平衡术,看到柔然又起来了,自己扶的高车也不管,就愿意扶持突厥,就把长乐公主嫁给了土门。
娶了西魏公主,突厥就铁了心跟柔然开战,最终在552年打败柔然。柔然从中国历史中下线。突厥变成突厥汗国,成了中国北方新的大哥。
刚成立,突厥就过了一段好日子,因为中国的北方正在分裂,北周跟北齐对着干,突厥人就在中间吃两头,两边都要收买突厥人,每年突厥从中原拿到的衣锦几十万。突厥人自己用不完,就拿到中亚去卖。有一回,突厥人把丝绢拿到波斯去卖,波斯人向来走位飘浮,一个不高兴就拒绝了,还把突厥的使者杀了,这时候的突厥还是没有后面蒙古人强,被杀了使者也没能力报复,但这时候突厥跟东罗马帝国搭上了线,因为东罗马买他的丝绢,两国之间有很多往来,突厥就怂恿东罗马帝国跟波斯开战。
这最后的胜利者当然还是突厥人,甚至还影响了八百年以后的走势。因为突厥的怂恿,东罗马跟波斯打了几十年,最后两国损失惨重,先是波斯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帝国灭了。
阿拉伯人为了控制这里的波斯人,开始引进了一个游牧部落,这个游牧部落就是在蒙古高原已经呆不下去的突厥人。突厥人入主伊朗后,慢慢扩大影响力,最后建立了一个塞尔柱王朝。塞尔柱帝国有很多小分部,其中有一个小分部叫罗姆苏丹国。罗姆苏丹国为了对抗东罗马,把一群人分到了与拜占廷帝国相邻的萨卡利亚河畔,这个部落的酋长叫奥斯曼。
后面,塞尔柱王朝被花剌子模给灭了,花剌子模又去抢劫了一个商团,这个商团的主人叫成吉思汗,从而引发了草原之怒,成吉思汗一西征,西边的这些小国大国就倒霉了。这其中,就有原塞尔柱王朝下面的罗姆苏丹国。罗姆苏丹国被成吉思汗下面的伊尔汗国征服。这一样,罗姆苏丹国下面的小分部奥斯曼部落开始建国,在1299年成立了奥斯曼国。建国之后,卡在欧亚大陆中间的奥斯曼一看,东边是蒙古人,这不能打,打不过,那就往西边打吧。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奥斯曼攻陷了君士坦丁堡 ,灭亡了拜占庭帝国。也就有了后来的土耳其人身在亚洲,心在欧洲的开端。
所以,算来算去,都怪当年伊朗人不该杀突厥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