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管控冲突绝不可能以牺牲国土为代价,印度人不自量力】中印边境谈判中,印度提出了“不切实际”的企图,被我方严厉批驳。随后,网上流传出了去年中印冲突时印度军人被揍得鼻青脸肿,被俘虏押送的图片。这是个很明显的警告,如果他们再搞事情,还得挨揍。
印度人“不切实际的要求”,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按照他们的一贯的德行,大概率又在试图搞他们的“前进政策”,想搞步步蚕食,一点点向我们的领土内渗透。他们胡搅蛮缠的嘴脸,我们多次领教。
前几天印度媒体炒作中国巡逻队进入所谓的“印度实控线”,就是在为自己的不切实际要求做舆论呼应,试图把破坏边境稳定的大帽子扣到我们头上。妄图制造舆论压力,迫使中国选择息事宁人。
这是他们的一贯套路,但是现在,明显我们已经加强了边境的管控能力,他们再想搞这些把戏,已经没有希望了。烈士们用生命守卫的国土,大好河山,寸土不让。不仅不能丢,还得想办法把他们挤出去,拿回来。
未来,“争控”将成为斗争的焦点。这需要强大的后勤能力,高超的斗争策略,更重要的是前线官兵们的英勇和智慧。
拓展资料:
回顾历史:毛主席说“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边境三十年的稳定”
1959年8月25日,印度无视我国政府出于中印友好大局所采取的克制态度,在中印边境东段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武装冲突。10月,又在西段挑起冲突。面对印度方面的寻衅滋事,毛主席立足“先礼后兵”、“退避三舍”提出一系列边境斗争原则。但印度当局却觉得中国软弱可欺,继续在边界挑起纠纷,侵占中国领土。
鉴于中印边境出现的紧张局势和尼赫鲁公开对中国宣战,毛主席和中国政府迫不得已,决定实行自卫反击作战。
1962年10月中旬的一天,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召开了中央军委会议,专门研究中印边界问题。出席会议的除毛主席外,有周总理,外交部长陈毅,国防部长林彪,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和刘伯承两位元帅,总参谋长罗瑞卿,副总参谋长杨成武,总政治部主任萧华,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和新疆军区副司令员何家产等。
毛主席首先说:我们和印度边界纠纷闹了好多年了,我们不想打仗,原来想通过谈判解决,可是尼赫鲁不愿谈,调集了不少军队,硬逼着要和我们打一仗。现在看来不打是不行了。可是,怎么个打法?打成什么样子,还请大家献计献策。 接着毛主席请外交部长陈毅向会议介绍了中印边界争端的历史发展和最近外交斗争方面的情况。陈毅汇报完,毛主席插话说:中印两国打仗,实在是很不幸的事情………今天我们打仗,我看有两条,一要打胜,把尼赫鲁打到谈判桌上来,二要有理、有利、有节。
在毛泽东插话完毕后,杨成武汇报了当前印军在边界地区的情况。
会议根据张国华和何家产的要求,决定加强西藏和新疆边防部队的作战力量,并根据罗瑞卿的建议,决定调以丁盛为军长的五十四军进藏。
会议结束时,毛主席又说:中印两国开战,美苏两大国不用说,许多不明真相的国家也会站到他们一边,蒋介石也可能要搞点动作。我们是有点孤立了,我看,不怕。只要前线打得好,我们就会处于主动地位。我还是那句话,与其跪着死,不如站着死。想要我们死,也不那么容易。这一仗,我们不打则已,打,就要打出威风,起码要保持30年的和平。
10月16日,中央军委决定:为了打击印军疯狂气焰和侵略行动,
决心歼灭越过“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印军,西线也要配合。10月17日,中央军委下达了《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命令》。
从10月20日起,即印军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同时向中国发起新
的大规模武装进攻之后,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东段、西段奋起自卫反击。在西段,痛快淋漓地清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立的43个侵略据点:在东段,赶走了侵入克节朗、达旺等地的印军。
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但遭到印度政府的拒绝。11月中旬,印军再次在中印边境地区向中国发起新的军事进攻。中国边防部队从11月16日至21日,先后击退了侵入西山口、邦迪拉、瓦弄、班公洛、里米金地区的印军,并挺进到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地区,将印军精锐打得一败涂地。整个反击作战歼灭印军8700余人,俘虏3900余人。这一使打得印度全国震惊,尼赫鲁慌忙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这时,中国政府则点到为止,鸣金收兵,在全线主动停火后撤,并
将缴获的人员、武器、装备,全部还给印方,这一招,大出印度和国际社会的意外,世界舆论普遍叫好。
中印边境之战,毛主席小试牛刀,就叫印度政府既输了人,又输了理。外国舆论称中国这一仗,打得漂亮之极,又潇洒之极。毛主席在不同场合也对这次作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963年2月,毛主席在中央工作会以上听取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汇报中插话说:要注意军事,只搞文,不搞武,那个危险。他指出,要练兵,每年要有八个月。当前方指挥员汇报这次打近战多时,毛主席插话说:要注意近战、夜战。对帝国主义,我不相信近战、夜战我搞你不赢。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人怕近战、怕手榴弹、怕拼刺刀、怕几十公尺或者一百公尺这样的射击。听到汇报说参战部队情绪高时,毛主席插话说:最基本的原因是,我们是工人、农民的军队,是共产党
领导的军队。在汇报到作战中西藏人民表现很好时,毛泽东说:这是因为他们过去受压迫,现在得解放了,因为他们不是很有钱的,而是穷人、无产者、半无产者。在听到印度军队最怕侧后迂回时,毛主席笑着说:这不仅印度,从古以来,哪一个军队都最怕这一手。
在另一个场合,毛主席评价中印边境之战说:打了一个军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军事仗。印度人说提了我们的俘虏,结果交不出一个人
来。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边境30年的稳定。
历史完全证明了毛主席的预见。从1962年以后的30多年中印边境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