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退休后领高额年薪是否合理

柳传志退休后领高额年薪是否合理

要说联想集团是科技型创新企业,估计没有几个人会赞同。如果说联想集团是一个电脑组装企业或者一个加工企业,可能是他最恰当的地位。所以联想集团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也是理所应当的,如果真的不撤销申请而是强力上市了,那可能才是科创板的最大悲哀了。

很多人关心联想集团,并不因为他是我国最大的电脑出厂商,也不是因为它是我国最早的高科技企业,而是因为联想集团高管和董事们领取着天价薪酬。但其实如果联想集团是一家私营企业,他们想怎么定薪酬都可以,只要他们不上市,他们将所有的利润都变成了工资也可以。但是联想集团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呢?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联想集团在柳传志的带领下,几十年如一日,梦想着管理层收购(MBO),为此也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最终的结果就是国资的股份比例越来越少,从一家国资控股的集团公司变成了高管控制的公司。至于高管后面的带头人是谁,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但是国资仍然目前是单一最大的股东,虽然曾经泛海系的卢志强在其中帮忙做局,将一些联想集团的股份腾挪出去,最后归于柳传志,但是现在联想集团仍然不是以柳传志控股的私企。

那么在此情况下,这些高管的薪酬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在柳传志正式退休之后,仍然领取着几千万元的薪酬,这样大家还是议论纷纷。在联想控股2019年年报显示,75岁的柳传志薪资高达7603.5万元;高管朱立南担任执行董事时拿到了4799.7万元,奇怪的是,担任非执行董事后,反而薪酬还上涨了,2020年拿到了6198.1万元。那么这一切是有着什么样的缘由呢?他们都下了一盘什么样的大棋呢?

其实仔细想想也很简单,那就是将公司的利润通过薪酬的形式,合法的归于个人。这样。公司的税后利润自然就少了,分到股东手中的利润自然也就少了,那么国资作为大股东,分到了自然也就少了。但是按照国资的管理规定,这一切合规吗?

联想作为我国最早的高科技企业,反而现在被很多人认为科技含量不足,这是不是一种巨大的悲哀呢?而掌门人柳传志,将联想集团的“技工贸”发展战略,最终变成了“贸工技”,虽然还是每年赚到不少钱,但是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小小的悲哀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