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即使有了男朋友有适当的性生活,他也是不会缓解宫寒的,宫寒的是指子宫内的寒气过重,身体的湿气过重所导致的。
看到很多人自述“宫寒”,那么什么是宫寒,由什么原因造成,主要表现是什么,如何预防,很多人还不甚清楚,理一理这些东西,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指导:
一.宫寒的概念:
狭义的“宫”是指子宫,狭义的“宫寒”即子宫受寒
广义的“宫”即包括女性内生殖器官中的子宫,输卵管,卵巢。中医所称的“胞宫”“血室”“胞脏”等即属于此,广义的“宫寒”,还包括女性内生殖系统(子宫,输卵管,卵巢等)的生殖功能的低下,表现出中医所讲的阴寒内盛,阳气不足,肾阳虚寒等。
二、宫寒发生的原因:
1、素体阳虚:.有些女性体质较弱,寒气偏盛,有先天不足的因素,也有遗传因素的影响,还有有后天调养不当的原因。
2、寒气过盛:包括过食生冷,饮食过度贪凉,与感受寒凉,久居寒湿之地,或夏季贪凉等,各种阴寒之物均易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胞宫。
3、内分泌失调:生育过多或多次流产,或过度减肥,导致身体阳气消耗过大,寒邪乘虚而入,伤及胞宫。
三、宫寒发生的病机:
中医认为,女子属阴,易被各种寒凉之邪气所伤,各种病因,导致体内阳气不足,阴寒过盛,寒邪可直接伤及胞宫,或通过脉络伤及到经带二脉,进而伤及胞宫,造成女子宫寒。
四、宫寒的主要临床表现:
“宫寒”是中医学对患者多种临床症状的总结,可表现为多种情况,例如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痛经,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白带清稀量多;严重的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等。
五、宫寒的预防与治疗:
宫寒的预防,主要是要去除病因,进食、居处不要太过寒凉,经期,孕期,产后要注意保养,避免多次流产等;另外适度锻炼,增强体质,也可避免宫寒的发生。
治疗可选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方式,具体治疗方法另文再谈。
拓展资料:
宫寒,从字面上看就是子宫寒冷,这是一个中医学范畴的名词。此处的“宫”并不限于西医学的子宫,而是中医所说的“胞宫”,泛指女性的内生殖系统,包括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等。
宫寒也并不特指某一种疾病或某一种症状,而是泛指所有由寒邪所引起临床表现。这里所说的寒在中医中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原因,中医常见的致病原因有外感六邪,内伤七情等,其中外感六邪即:风、寒、暑、湿、燥、火。
宫寒中的寒即可以是外来之寒停滞胞宫,多为实寒;也可以是人体脾肾阳虚,脾失运化、肾失温煦致使寒凉之气停滞胞宫,此为虚寒,由此说来,宫寒是由外感寒邪或脾肾阳虚所致之内寒停滞胞宫,使胞宫功能受损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这里所说的实寒,多因夏日贪食寒凉冰冻食物、冬季爱美少穿衣物、长期居于寒凉之地、经期吹空调、淋雨、涉水等等原因导致外来寒邪侵袭,凝聚胞宫。虚寒,可因早产、流产、素体虚弱等原因导致脾肾阳虚,运化水湿之气无力,致使水湿内停,寒凝胞宫。
因发病的原因及发病阶段表现部位的不同,宫寒的表现也不一样,可以表现在妇女的经、孕、产及杂病上。较为常见的就是月经不调,具体为月经量少、月经延后、闭经、痛经(得温痛减)、经期腹泻、经期浮肿、带下清稀等;对于女性的生产生殖表现为胎儿发育迟缓、不孕、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及宫外孕等;若是产妇在产褥期会有恶露过多淋漓不尽、产后腹痛等症状的出现;除此之外,还可由其他各种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阴道炎、输卵管炎等生殖系统炎症。
寒邪治病的全身症状可能有怕冷、四肢发凉、腰膝酸冷、小腹冷痛得温痛减、性欲淡漠、大便溏薄、面色白、舌质淡、舌苔白、脉沉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