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是谁的儿子

光绪不是慈禧的私生子。光绪皇帝全名叫爱新觉罗·载湉。同治十年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载湉的父亲是奕澴,道光帝的第七子,清朝的第一代醇亲王。母亲是慈禧的胞妹。载湉是醇亲王的第二子,他很小被姨母慈禧接进了宫。

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没有后代,同治帝死后,四岁的载湉继承皇位,他就是光绪帝。慈禧为什么选择光绪做接班人呢?

其实这是慈禧的谋略。同治帝病危以后,若皇帝死后无子,则应从皇族近支选一个晚辈的人来继承帝位。同治帝的下一辈是“溥”字辈,按惯例,同治帝死后应从“溥”字辈里挑选一人,继承皇位。“溥”字辈中,道光帝的长子奕纬的长孙溥伦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因为立溥伦既符合同治帝嗣子的惯例,并且合乎次序。但慈禧为了统揽大权,坚决反对“溥”字辈的人继承帝位。因为如果这样,慈禧将会由于她的孙辈为帝而被晋尊为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虽然地位更加显贵,但已无权势,就不便于再垂帘听政、干预国事了,因此慈禧极力坚持从“载”字辈中选择了载湉。其实“载字”辈中比载湉更合适的是奕訢的长子,但是当时他17岁了,立他为帝,就要亲政,这样一来,慈禧就不能揽权,所以慈禧权衡利弊,才决定立年仅4岁的光绪为帝。

 

拓展资料:

公元1874年,同治皇帝病故,慈禧太后下旨,由不满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继承皇位,定年号“光绪”,意为“光大咸丰统绪”,慈禧太后又可以继续垂帘听政、独掌大权,因此也有许多人认为慈禧就是光绪帝的生母,其实并不是的,那么光绪皇帝的生母到底是谁呢?她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女人除了武则天以外,就是慈禧了,她虽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直接登上皇位称帝,但她曾先后两度垂帘,从权力上说和称帝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慈禧一生嗜权如命,可以说从她进宫当妃子的时候就已经蓄势待发,只等那一天的到来。

咸丰皇帝死后,她唯一的儿子载淳毫无争议的继承皇位,儿子尚小,她这个皇太后也就从后宫走向了前庭,成了大清是实际统治者。

可同治皇帝命短,只干了13年就玩完了,他又没有后人,其他的皇室宗亲都蠢蠢欲动,慈禧是个太爱权的人,她可不想让别人抢了皇位,她要找个血缘跟自己最亲近的人来继续充当傀儡,找来找去,发现她妹妹的儿子载湉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就用八抬大轿把载湉抬到了紫禁城的金銮殿上,载湉也就稀里糊涂的当了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的生母叫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的亲妹妹,当咸丰皇帝还在位的时候,慈禧就想让自己的妹妹进宫,来巩固自己在宫中的势力,只可惜当时还只有15岁的婉贞在参加选秀的时候没有被选上,慈禧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慈禧此时已生了儿子载淳,正受宠,于是她向咸丰皇帝提议,把婉贞指配给咸丰同父异母的弟弟爱醇亲王新觉罗.奕譞,嫁给才华横溢的醇亲王,婉贞当然是非常的愿意,而她不知道的是自己只是姐姐慈禧的一颗棋子。

婉贞原本以为自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殊不知等待她的厄运才刚刚开始,在嫁给醇亲王之后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因此婉贞不但能受到醇亲王加倍的宠爱,还有自己可爱的儿子,过得可谓是有滋有味,可是在两年之后,他们的儿子得病意外去世了。

在同治十年时,婉贞又生下了第二个儿子载湉,这应该是很高兴的事,但同治皇帝去世了慈禧太后要找个代理人,就把载湉从婉贞的手中给抢了过去。

这无疑是给了婉贞当头一棒,好不容易又生下个儿子,高兴了三年,又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她的心那个苦啊,她多次祈求姐姐放过载湉,但慈禧都以“要以祖宗社稷为重”给婉贞顶了回去。

婉贞虽然有着常人看来十分高贵的身份,皇帝的生母,太后的胞妹以及醇亲王的嫡福晋等等,但这些看起来很是光鲜亮丽的外衣之下,却有着婉贞无以言表的苦衷。

她是皇帝的生母,母凭子贵,本来是太后的命,却因儿子太弱势了,活在强势的慈禧太后的阴影之下,自己也就与太后无缘。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儿子被抢了去,还不能相见,虽然近在咫尺实则远隔天边,自己白白做了嫁衣,替姐姐生了个儿子,舍己为人便宜了她。

后来虽说她又生下了二子一女,但也没能存活下来,而醇亲王的其他妃子却接连生下了儿子,醇亲王慢慢的也移情别恋,渐渐冷落了婉贞。

可怜的婉贞见不到自己的儿子,每天只能以泪洗面,没有孩子的她同时也失去了丈夫的宠爱,使她备受打击,她在这种思念和怨恨中苦苦度过了二十多年,她对姐姐慈禧有无尽的怨恨,恨她的自私薄情

接连遭受的打击,使得婉贞的身体每况愈下,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积劳成疾的婉贞终于撑不住了,在弥留之际,她多次派人恳请慈禧,希望能见儿子最后一面,慈禧考虑再三,念及姐妹一场,就大发慈悲,同意让光绪前往探望。

婉贞躺在病床上,望着面前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纵有千言万语,她是久久的说不出一句话来,两人相见也只能份属君臣,不能像平常母子那样共叙情义,眼泪也是止不住的留下来。

没多久,婉贞就带着满足与遗憾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