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活了73岁

让我们从董鄂妃究竟是谁,来聊这个话题。

董鄂妃何许人也?

坊间有三种说法,一是正史记载,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之女;二是明末秦淮名妓董小宛,清军南下后被掳入宫;三是弟弟博穆博果尔的妻子。

这三种说法,哪个说法比较可信呢?

首先,第二种说法是可以排除掉的。董小宛是江南名士冒辟疆的小妾,比顺治大十四岁,顺治八年就病死了,不可能跟顺治有交集。

第一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可信度较高,而且第一种说法跟第三种说法可以合二为一。

根据顺治朝钦天监汤若望的记载:顺治喜欢上了一个满族军官的老婆,军官发现自己戴了绿帽子后,怒不可遏地把自家的老婆训了一顿。没想到顺治获悉此事后,又把军官叫来扇了一个大耳刮子。军官羞愤难当,郁郁而终。之后军官的遗孀被顺治接纳入宫,封为贵妃。

经专家考证,这个军官就是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他的妻子就是董鄂妃。

 

顺治为何宠幸董鄂妃?

第一、顺治抢自己弟弟的老婆,说明董鄂妃一定有着让顺治迷恋的花容月貌;第二、除了貌美,董鄂妃读过《四书》、《易经》,对书法和佛教很有心得,这跟热爱汉族传统文化的顺治志趣相投,两人有难得的共同语言;第三、董鄂妃能生儿子,顺治十四年,董鄂妃为顺治生下皇四子,母以子为贵;第四、董鄂妃特别知本分,懂孝道,从不干预朝政,甚至拒绝跟顺治一起阅读朝廷公文,在孝敬服侍孝庄上,更是无可挑剔,夸张到生完孩子连月子都不坐,就去服侍生病的孝庄。

万千宠爱,物极必反。

顺治是真宠爱董鄂妃,顺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妃被册封为“贤妃”,九月二十八日就跳过“贵妃”一级,直接晋升为“皇贵妃”,而且顺治还特别为董鄂妃举行了盛大的皇贵妃册封典礼。

无论是升迁的速度,还是享受的待遇,在清史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董鄂妃却无福消受这等恩宠。顺治十四年,董鄂妃父亲鄂硕病逝;顺治十五年正月,不到百天的儿子夭折。

一年之内,两位至亲撒手人寰,董鄂妃经不起打击,在顺治十七年八月初八日病逝,年仅二十二岁。

顺治不顺,他确曾短暂出家。

顺治的名字很好,福临,登基极有运气,也有福气。六岁就成了入主中原的一国之君,轻松实现了皇太极奋斗多年都不曾实现的梦想。

但顺治这个年号却极其尴尬,在当皇帝的那十几年时间里,事事不顺。

先是受多尔衮独揽军政大权的压制,一直过着孤立无援、委曲求全的帝王生涯。

多尔衮死后,顺治本想励精图治,有一番大作为,不想因为步子迈的太大,由其主导的改革又全面受阻,这又给顺治的帝王生涯添上了一层郁闷的色彩。

不光在政治上,在军事,顺治也不顺。顺治十六年,江宁被围。死守,江宁只有五百八旗兵!投降,等于放弃江南的半壁江山!

举足无措,人心惶惶下,年经的顺治甚至动了逃回关外的念头,被孝庄骂的狗血喷头后,转而又产生了御驾亲征的冲动想法。

所幸,围困江宁的郑成功大意失算,自出昏招,最终救了顺治,让他逃离了这个备受煎熬的绝境。

可惜高兴没多久,心爱的董鄂妃又死了。

在这一轮轮的折磨打击下,在追封董鄂妃为皇后,为其举办葬礼后,顺治动了出家的念头。顺治十七年十月初八日,就是董鄂妃去世刚满“七七”的第二天,顺治驾临景山万善殿,请先前认识的行森和尚帮他剃度。

行森劝阻,顺治不听,自己断了辫子。见无力挽回,行森只好从命。半个时辰后,一个光头返青、袈裟在身的清瘦小和尚“行痴”横空出世。

孝庄得知消息后,气疯了,随即用简单粗暴的办法逼顺治还俗。孝庄授意行森的师傅玉林通琇,顺治不还俗,那就烧死行森。

老娘到底了解儿子,这一招果然拿住了顺治,当了八天的和尚后,这位早已心灰意冷的年轻帝王只好还俗返回紫禁城。

顺治死于天花,应该没错。

据文献记载,顺治一直患有肺结核等慢性病,身体底子一向不好,加之大事不顺,尤其是董鄂妃之死,返回紫禁城的顺治,无论精神还是身体,其实已经垮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董鄂妃之死也是顺治的催命符,不为其他,顺治为董鄂妃举行了长达七七四十九天的葬礼,这样长时间的折磨和消耗,无疑将他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来自关外的满人对天花病毒缺乏免疫力,每年冬春时节,顺治都要到南苑去避痘。但顺治十七年的冬天,顺治非但没有去避痘,反而为爱妃的葬礼和自己剃度的事弄得精疲力竭,天花病毒因此趁虚而入。

顺治从发病到去世的时间很短(清朝后来的帝王延续了这个传统,死起来都很干脆)。正月初二下午,参加完吴良辅的剃度仪式(这家伙是代替顺治出家的),顺治就感觉不舒服。第二天就有了出痘的症状。正月初五病症加剧,正月初七半夜便撒手人寰。

在这几天里,顺治口授了一份遗诏,传递了三条重要消息:一、立皇三子,出过痘的玄烨为皇太子;二、皇太子年幼,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大臣辅政;三、死后,由行森按照佛教规矩火化遗体。

可惜,顺治这边一闭眼,那边自己的遗诏就被篡改成了罪己诏。

有种说法,顺治出家,本是他身体恢复元气、躲避天花的一次机会,但残酷的现实不容他有这样的机会。

 

拓展资料:

顺治皇帝驾崩的时候只有24岁,但是在他生前一共生育了8子6女共14个孩子,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顺治皇帝大婚的时间非常早。

在古代,婚姻对于男子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结婚标志着男子正式的步入了成年,而对于帝王来说,大婚则意味着自己可以名正言顺的亲政,掌握政权。

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去世,年仅5岁的顺治皇帝登基,成为大清王朝的皇帝。此时的顺治皇帝年纪尚小,还未亲政,因而大权掌握在多尔衮手中。而在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掌握大权,也需要通过大婚来巩固自己在法理上的统治地位,于是在顺治八年(1651年),与自己的表姐、也是自己母亲孝庄太后的亲侄女博尔济吉特氏结婚,此时的顺治皇帝年仅14岁。

顺治皇帝结婚年龄小,也就意味着他开始诞育子嗣的年龄会非常的小。

就在顺治大婚的当年,也就是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皇帝的第一个孩子即皇长子牛钮降生,而牛钮也并不是博尔济吉特皇后,而是出身并不高贵笔什赫额捏福晋。

于是这也就成为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顺治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开始,也在不断的充盈自己的后宫。

顺治皇帝的后宫中,有身份的后妃数量就达到了20位,包括4位皇后,7位正妃以及9位庶妃,而这些后妃也很好的完成了诞育皇嗣的重任,即便是顺治皇帝在一段时间内是独宠董鄂妃,但是依然免不了对于其他妃子是雨露均沾。

综上所述,顺治皇帝登基年龄小使得结婚早,并且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生育皇嗣,与此同时他还有着众多能为其诞育皇嗣的后妃们,所以虽然顺治皇帝一生只活了24岁,但是在他在世的时候,一共诞育了8个儿子、6个女儿,共计14个孩子。

实际上,顺治皇帝并不是清朝诞育皇嗣最多的皇帝,同时也不是在24岁的时候拥有儿女数量最多的皇帝,超过他的正是他的儿子,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一共生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共计55个儿女,远超他的父亲顺治皇帝。并且在康熙皇帝24岁的时候,就已经生下了11个儿子和5个女儿,共计16个儿女,比顺治皇帝的还要多。

早就如此庞大的子嗣数量的原因同顺治皇帝可谓是如出一辙。

首先是登基和大婚的时间上。顺治皇帝5岁登基,康熙皇帝登基的时候也非常的小,也是只有8岁,但是康熙皇帝在其11岁的时候,就与赫舍里皇后大婚,比顺治皇帝大婚的年龄还要小3岁。

其次就是首次诞育皇嗣的时间上。前文也说到了,顺治皇帝生育皇长子牛钮的年龄是14岁,而康熙皇帝的第一个儿子承瑞降生的时候,更是只有13岁。不过同顺治皇帝一样,康熙皇帝的这个儿子也不是由皇后所生,而是由荣妃马佳氏所生。

再次就是坐拥庞大的后妃数量。顺治皇帝有名分的后妃共有20位,而康熙皇帝后宫包括了皇后4位、皇贵妃3位、贵妃1位、妃11位、嫔10位,包括其他地位较低以及没有名分的后妃,总数据说超过了200人。

因而,鉴于这样的情况,康熙皇帝能够在一生之中诞育如此数量庞大的儿女,也就不足为奇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