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父亲伟大的古诗

关于父亲的诗句?我瞬间呆住了,脑子打开搜索的引擎,扫过一圈后,竟然空荡荡的。

现代诗肯定有,但我没有记忆现代诗的习惯;歌曲很多,我也会唱,但又不属于诗。

为什么古人几乎不写关于父亲的诗,或者能出现像“慈母手中线”这样耳闻能熟的诗句?或许跟父亲的形象有关。

在古代父亲是一家之主,绝对的权威。古人讲究三纲五常,“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你看看,父亲绝对像悬在在子女头上的利剑,而不是可以依靠的大山。

子女对父亲缺少了亲昵,故很难吟咏出细腻感人的诗句来。

 

《忆父》~清~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苏轼《送贾讷倅眉》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佚名《蓼莪》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

——李白《幽州胡马客歌》

 

“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

——韩愈《谢自然诗》

 

拓展资料:

《七绝·改诗赠父亲》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背景: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走出乡关,毛泽东离故乡越来越远。然而,骨子里那固有的乡情、亲情始终未曾从毛泽东心中抹去。

1910年,毛泽东听外家表兄文运昌介绍后,想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毛泽东向父亲讲了自己的打算,但父亲坚决反对。因为那时,毛顺生原打算送毛泽东到湘潭的一家米店当学徒,希望儿子日后充当他生意上的帮手。哪知毛泽东的志向不是经营一个小店,而是要经营天下。毛泽东为了说服父亲,特意把毛麓钟、毛宇居等老师请到家里为自己说话。毛麓钟、毛宇居等认为毛泽东善于读书,将来大有可为,还历数读书的种种好处,劝说毛顺生送儿子上学。毛顺生讲不出大道理,但他很现实地说 : “泽东是湘潭人,到湘乡读书只怕有界线。”毛麓钟马上答道 : “现在中国人到外国留学的都很多,何况只到湘乡呢 ?”在族亲的压力面前,毛顺生不得不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1910年秋天,毛泽东挑着简单的行李,在表兄文运昌的陪伴下,踏上了外出求学之路。

原创探析:此诗其实并非毛泽东原创 , 而为改西乡隆盛之作。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西乡隆盛 (1827 – 1877年 ) 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生于鹿儿岛加治屋町下级武士家庭,青年时代励志好学,习文练武,具有远大的抱负。1867年12月9日,与大久保等倒幕派发动政变,组织新政府。1868年被任命为陆海军负责人。1872年任陆军元帅兼近卫军都督, 与大久保、木户一起被誉为 “维新三杰 ”。因主张 “征韩论 ”未纳,1873年辞职,回鹿儿岛兴办军事政治学校,派员出国留学, 对日本学习西方有促进作用。1877年举行反对大久保政权叛乱,败死于鹿儿岛城山。他写的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诗歌,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我国一些改良派活动家鼓吹学习日本变法维新,大批留日学生回国以后创办刊物,兴办学堂,介绍日本明治维新及其代表人物,大力宣扬改良主义的潮流而传入中国的。

另有一说,这首诗是与西乡隆盛同时代的日本和尚释月性 (1817 – 1856年 ) 27岁离开家乡时写的,诗名为《题壁 》。释月性因忧国而四方云游, 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报效国家的志向, 在日本很有名。原题为 《将东游题壁二首 》:

二十七年云水身,又寻师友向三津。

儿乌反哺应无日,忍别北堂垂白亲。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

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总结:这首诗是毛泽东心态、志向的真实流露,从中 , 我们已经看到一个胸怀不凡志向,聪慧、倔强、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顽强毅力的毛泽东,正迈向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