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卖“假配方奶粉”,“自罚三杯”便过关?

     湖南有宝妈根据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开的“处方”,为孩子从医院购买的“特医奶粉”,竟然是不能保证婴儿营养的固体饮料。

      宝妈们买到的这款名为“舒儿呔氨基酸配方粉”的生产厂家,正是《人民日报》今年7月披露的“假配方奶粉”生产厂家山东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并不具有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的生产资质。

      宝妈们之所以购买由医生开具处方,通过医院销售的“特医奶粉”,既因为孩子对牛奶过敏而不能吃普通奶粉,更是基于对医生和医院的信任,是为了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结果却出乎意料,这份信任换来的是大失所望,买到的牛奶不仅价格更贵,问题是孩子依然出现过敏症状。更忧心的居然还是被媒体曝光过的,且没有生产资质的企业生产的。

但是,更令公众难以置信的是,涉事医院在回应媒体时的说法。医院竟称“舒儿呔氨基酸配方粉”,是经销商私自印制“医院处方笺”,落款为“便民药房”的便签纸被放在科室,而相关医生未经核实来源,将其推荐给患者,医院以“履职不力,工作失职”为由,已经处分相关科室6名医生,医院的便民药房已关停。这样的说法,如果真不是忽悠公众,那就是低估公众的智商,除了徒添更多不满,难有什么好的效应了。

      经销商私自印制“医院处方笺”,还公然把处方笺放到了医院科室,奶粉也进入了医院的便民药房,成为医生首先推荐的产品。这么些相互之间高度关联却又非正常的事情,居然是在医院和医生“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的。敢问这样的经销商究竟是高级特工出身,能够轻松自如地进出医院且予取予求,还是给医生们灌了什么“迷魂汤”,使得医生们根本就失去知觉和辨别能力,只得乖乖地听命于经销商?医院的这套说词,不要说经不起逻辑推敲和质疑,难以令人信服,恐怕自己都不敢相信。

      无意揣测经销商到底花了多少成本,打通医院这个“关节”,使得“假配方奶粉”在医院成功地开辟出“绿色通道”,但要说医院和医生在这个事件上没有邪念和猫腻,不是人为因素故意造成的,应该是没有人愿意相信的。坦率地说,这个事件的性质和后果都很严重,突破了医院和医生应该坚守的底线。而医院所采取的善后措施,不仅遮遮掩掩,故意欺骗公众和舆论,给出的“书面检讨”和“批评教育”处理结论,就更是隔靴搔痒,简直比“罚酒三杯”更滑稽。即使退一万说,就算医院所说是真的,也暴露医院管理之混乱无以言表,如此严重的问题岂能由医院自行了断?

      没有对问题的深刻反省和警示惩戒,如何做到举一反三,又保证类似问题不再发生?这恐怕是公众更为在意的问题。医院如此草率且无意深究地处理问题,难道作为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对事件所传递的信号都没有关注和调查的“兴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