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平为什么这么牛

说韩三平是急流勇退的大人物一点也不为过,即使你不刻意去了解韩三平,也一定听说过他的大名,因为早期每一部电影的片头都是他的名字,那么韩三平为什么这么牛?韩三平什么来头?韩三平有多厉害?下面就跟小编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韩三平为什么这么牛

韩三平,中国制片人、导演,原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

出品人一般是主要出资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对影片销售有帮助的影视界大腕人物。出品人是整个影片的灵魂人物,决定影片的风格、种类及市场走向。

韩三平在中国影视领域的地位有多重要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简单介绍以下三个人,好方便回答问题。

美国电影协会前会长——杰克·瓦伦提

环球影业前掌门人——卢·沃瑟恩

美国知名导演、编剧、制片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论韩三平的重要性,相当于上述三位的总和。

而且韩三平担任制片人,不会仗着自己的权利去影响电影的走向。

因为对于导演来说,最头痛的就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拍摄,而要受制片人的影响,被迫去改动作品,导致最终影响口碑。

韩三平却恰恰相反,他一直秉持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就像08年《赤壁》这部作品,原始预算为6000万美元,这在当年国内,算是天文数字了!

可是当《赤壁》开拍后,投资一度追加到7500万美元。

韩三平不仅果断同意,而且依然放手让导演去拍,自己仍不干涉。

结果首映后,果然票房很快便突破3亿,有着不错的预期。

除此以外,韩三平还为不少电影担任过制片人,同样信任导演,绝不干涉其拍摄方向,这些都让他在影视圈内获得了极佳的口碑。

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

从1977年进入峨嵋电影厂,韩三平就没离开过这个行业,那时他还是个照明工。

几年后,韩三平决定去电影学院进修。1989年,还在电影学院读书的韩三平,突然被提拔为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副厂长。1994年韩三平被调去北京电影制片厂当副厂长。

北影厂时期的韩三平要勉力支撑企业生存,生存的同时还要拍电影。彼时中国的电影业风雨飘摇:电视普及、网络技术刚刚展开,美国大片疯长,观众不看国产电影,只看进口电影,中国电影人不被理解甚至唾弃,拍10部可能七八部都赔钱。日后,韩三平贯穿始终的两个情怀——国企情怀和中国电影情怀,恐怕就与当时的艰难境况有关。

困境能毁灭人,也能磨砺人。咬牙坚持的韩三平,在北影厂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小高峰。

1996年,北影厂出品的《孔繁森》以3600万元的票房数字高踞国产片票房冠军,并在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上屡获表彰。时隔多年,韩三平仍然对当时的辉煌记忆犹新:“好多人说韩董事长现在最辉煌,我说不对,我最辉煌是在1997年,10个政府奖我们拿了4个,最佳编剧、最佳导演全是我们的,那时候得奖的有《孔繁森》、《赢家》、《红西服》、《开心哆来咪》。那一年我告诉你我辉煌到什么程度,我坐了个吉普车去,后来装了十几个奖杯回来,一大堆。这就是苦难的辉煌。1997年那一年,你查一下资料,全国多少部,也就是不到一百部电影吧,但是北影厂拍了25部。”

而彼时的冯小刚在电影梦即将破灭的时候也找到了韩三平,所以就有了后来的《甲方乙方》。可以说是韩三平一手开创了“贺岁片”这种类型片,把冯小刚捧上了“贺岁片导演”的位置。

后来韩三平在谈到冯小刚时说:我为什么跟冯小刚关系好?他是电影最困难的时候来拍电影的…他让我很钦佩。我们跟他第一个合作了《甲方乙方》,就成功了,所以可见人干成一件事

是要有追求、有情怀的。不是那种投机,什么热门搞什么,什么热闹干什么,那肯定不行。

成为位高权重的中国电影“守门人”

虽然韩三平认为北影厂的日子才是自己的光辉岁月,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真正奠定韩三平在中国电影界地位的大制作,大都发生在他掌舵中影集团董事长之后。

1999年,中国电影集团成立,韩三平担任副总经理,2007年,韩三平出任中影集团董事长,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守门人”。

后来人们常常这样形容他:“他是中国电影圈明星级的制片人,直接参与影片超过400部,票房超过30亿。由他掌舵的中影集团,是一艘拥有14家全资子公司、34家控股或参股公司和1家直属事业单位的电影集团航母,其中就包括具有垄断进口大片特权的中国电影进出口公司以及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电影频道CCTV-6。”

体量庞大的中影集团有着天然的国企身份和垄断地位。显然,韩三平对中影的规模和影响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中影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一枝独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