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喀布尔机场爆炸案元凶

起底喀布尔机场爆炸案元凶

看到离美军完全撤离阿富汗还有5天,但这支地表最强大武装却在唯一能够逃生的通道,遭受了一场20年战争最惨重的被动打击。

美军还没有报复,目前这一轮袭击还没有形成“闭环”。

拜登誓言“无法宽恕、更不会忘记”,同时宣告了这次恐攻的元凶ISIS-K。

特朗普说,他当总统时,把这个ISIS炸得稀巴烂,“现在他们有一个新的ISIS,叫ISIS-X”。

大统领大概把ISIS和iPhone搞混了吧。

这两位总统也真是,在台上的总统据说什么都会,就是不会连贯地说话;在台下的总统应该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可以说话的地方。

还少一个横批。

事发后不久,“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分支“伊斯兰国–呼罗珊”(ISIS-Khorasan,简称ISIS-K或ISK)承认责任,美国情报机构也把矛头指向这个组织

2014年由巴基斯坦的武装分子萨伊德·汗(Hafiz Saeed Khan)成立的ISIS-K,一开始就向伊斯兰国领袖巴格达迪宣誓效忠。

这个K,是呼罗珊,很怪异的名字。

它是伊斯兰世界的古代地名,包括了现代伊朗的东北部、阿富汗部分地区和中亚南部。

在今天的伊朗,最大的省就霍腊桑省,东北方向,相当于黑龙江的位置,或朝阳区之于北京的方位。

霍腊桑其实就是呼罗珊,一回事儿,只不过呼罗珊是更古老的名字。

霍腊桑省是总统莱希的家乡,马什哈德是鼎鼎大名的什叶派圣城。

扯远了……

其实,在这次自杀炸弹之前,西方情报界都收到情报,喀布尔机场可能会有恐怖攻击。

即便盟军掌握情报,并一度警告所有人不要靠近机场,恐怖分子依然顺利渗透到旅馆区与机场之间的主要道路,也让试图逃往自由世界的近百名阿富汗人,最后倒在了机场大门前的马路上。

恐怖组织阴魂不散。

即便美军围剿了20年,他们依旧有能力适应变化、演变成更分散的组织,并能继续造成大规模伤亡。

袭击发生,一个问题是,塔利班能否兑现他们曾经的承诺,也就是特朗普政府当初同意从阿富汗撤军的条件,正是阿富汗将不再是袭击美国及其盟友的恐怖活动根据地。

这次袭击,证明塔利班其实无法管制境内的所有武装分子,虽然“ISIS-K”的规模远远不如塔利班,但他们的激进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ISIS时至今日,仍有惊人能量,无论在伊拉克、叙利亚、非洲或亚洲,年轻世代依旧被他们的传播或理念所吸引

美军几乎是无条件的撤军、加上塔利班快速接管阿富汗,让“伊斯兰国”拥有一个最宽松的发展环境。

ISIS-K与塔利班没有合作关系,随着加尼政府倒台,ISIS将更专注于削弱他们在当地的竞争者:塔利班。

ISIS-K“搞个大动静”,目的就是保持政治能见度,并试图破坏这个国家的稳定,削弱塔利班的可信度,釜底抽薪。

这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战斗,ISIS-K这次攻击的对象不只是美国人,更是塔利班政权。

某种程度说,美塔变成同仇敌忾。

ISIS-K一直是驻阿富汗美军的打击对象,美军2017年将俗称“炸弹之母”的GBU-43/B大型空爆炸弹,成功投放到其老巢,炸死多名重要成员。

但彻底剿灭这个组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阿富汗境内有小型组织潜伏,并由新任领导人谢哈卜·穆哈吉尔继续指挥壮大。

这次喀布尔机场的自杀炸弹攻击,显然正在削弱塔利班地位。

ISIS-K很清楚,不能陷入两面作战,所以希望从中破坏塔利班与即将撤离的美军所保有的任何联系,同时也对准备逃离阿富汗、逃往西方的所有人施以惩罚。

ISIS-K正在浑水摸鱼,包括从塔利班吸纳更多成员、借着释放囚犯,扩大据点。

后撤军时代,ISIS-K可能也会对平民发动更多恐怖攻击,设法获得更多关注。

当年的“伊斯兰国”其实就是基地组织底下的一个分支,脱离之后在叙利亚与伊拉克夺取大片领土、甚至建立了所谓的“哈里发政权”。

ISIS-K会不会走上当年巴格达迪壮大的老路,还不好说。

塔利班和美军达成的所有协议,统统不关ISIS-K的鸟事。

美军的消失对ISIS-K来说,肯定是一大“利多”,塔利班面对恐怖袭击如果手足无措,更可能让ISIS-K招募新人和壮大的机会。

如果土地不安定,国家重建、外国人员资本进入,就如天方夜谭。

塔利班已是阿富汗眼下的“大掌柜”,但在各地伺机而动、无所顾忌ISIS-K,偏偏和这个当家的过不去,这才是阿富汗走向新生的最大挑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