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疏”––字写百遍,你还认识它吗?

  美国加州猛犸象雪山.一位爸爸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沿着长长的雪道画着优美的S形。前方突然出现一块鼓起的小雪包,小朋友趔趄了一下,没把握好平衡,狠狠地摔倒了。在爸爸的帮助下,他站了起来,有些沮丧。爸爸拍拍他说:You are doing great. Just keep practicing. Practice makes perfect!(做得很好。继续练习就好了。熟能生巧嘛!)

  熟能生巧,这句话可真的是从小听到大,而且生活中分分钟都在实践它。从学英语背单词,到语文考试前一遍遍的古诗背诵;从钢琴考级前的反复弹奏,到考驾照前车轮都快磨薄了的平趴练习;为了记一个重要的电话号码把一串数字念叨个十几分钟;来到一个新的的工作环境,从办公室到喜欢的餐厅的路走十来遍才能不再迷路(仅适用于骨灰级路痴)……所有这些,都是“重复使用”在加工我们的记忆,不断夯实相关的神经通路,不论是记忆文字、数字、路线还是动作。

  所以,熟一定生巧喽?还真不一定。如果你现在有三分钟时间,不妨亲身试验一下这个小游戏:

  把“亲切”这个词重复说五十遍。(如果有纸和笔,也可以用写的)。然后问问自己啥感觉。

  不出意外的话,在连续使用n多遍后,“亲切”这个词会变得不再亲切––你会质疑:这词儿啥意思?是这么写/读吗?怎么觉得不大对劲儿啊?这就是所谓“熟能生疏”,官方叫做“语义饱和”。这个词儿的发明者 Leon James (曾用名:Leon Jakobovits)很通俗地把这个现象解释为“神经疲倦”––使用某个词时,会激活某种神经形态;该神经形态被多次激活后,引起疲倦,导致后续活动减弱。一个比较好理解的类比是关于嗅觉:同一个味道的香水闻多了就闻不太出来了,以至于经常别人已经觉得你香得不行了,自己还浑然不觉;同样,臭味闻多了也是如此,常常是自己臭而不知,别人还不好意思告诉你…… 所以,语义饱和,简单说,可以理解成一种反复接受某种信号的刺激之后产生的神经钝感。

  虽然大部分词都会有语义饱和的现象,但不同的词达到饱和的速度不同。假设你昨天新学到一个词:turducken––意思是“把chicken塞到duck里面,再一起塞到turkey里面”(哈哈哈,这是近些年美国比较流行的一种食谱呢)。这个词达到语义饱和的速度一定不如turkey这个词达到饱和的速度快,因为新词需要首先经历一定数量的重复以形成使用该词的神经状态,形成了之后,才会随着更多次数的重复慢慢出现疲倦,从而达到饱和。一些有强烈情感联结的词也不太容易达到饱和,而且会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词对不同人有不同的情感意义。另外,功能性词汇,比如介词(on, from, to)啊、冠词啊(an, the)什么的,相对于非功能性词汇(内容性词汇,比如apple, jump),会更快地达到饱和。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语义饱和”现象中,随着重复使用而丧失的或许并不是语义本身,也不是字形或发音本身,而是词语的“义”和 “形”之间的联结。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当我们使用一个词的时候,它的“形”和“义”同时绑在一起被激活;但在不断重复它的过程中,它的意思逐渐从形态中剥离开来;直到最终你看着(或者听着)这个词的时候,只是看着一些字母/笔划(或者音节)的组合,想不起他们所指的意思。这个观点或许能部分解释为什么有强烈情感联结的词更不容易达到饱和:对于这些词,形和义之间的联结更不容易被打断。

  与此观点同出一辙的是关于利用语义饱和现象治疗口吃的一个理论假设:口吃患者说话打结巴的一大原因是来自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一些与语言使用密切联结着的负面情绪;通过重复使用,达到语义饱和,从而打断形和义之间的联结,理论上讲或许可以打断负面情绪和使用语言之间的联结;类似的理论假设也在治疗精神分裂患者的语言障碍方面被提出过。突然想到一个关于这类理论的一个旁证(个人观点):口吃患者打结巴更多地是在内容性词汇上,而在功能性词汇上比较少;这或许跟功能性词汇比内容性词汇更容易达到语义饱和有关。当然,这些理论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实证验证。

  语义饱和现象,从某个角度看貌似是我们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bug—重复几遍咋就不认识了呢;但从另一个个角度看,它或许是信息处理机制高效率运转的一个体现。我们的信息处理系统有选择地分配更多的注意力资源给有信息含量的信号,同时忽略没有信息含量的信号;重复性信息,某种意义上,就是信息含量很低的信号。有趣的是,有研究发现,老年人相比于年轻人, 更不容易受到“语义饱和”的影响;也就是说,同样的词重复一定次数,年轻人已经觉得它很生疏了,老年人却依然觉得它很亲切。如果说语义饱和体现了信息处理系统有效分配资源的能力,那么,或许这个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了。

  好了,如果你在看到本文第三段的时候做了那个小游戏的话,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找回对“亲切”这个词的亲切感了。语义饱和只是暂时的,短暂的注意力转移就可以让你“恢复正常”。有一篇名字很有趣的论文——“Mind wandering minimizes mind numbing”,讲述了走神儿对于语义饱和现象的缓解作用。你不妨试一试:还是把“亲切”这个词写个几十遍,但这一次,不要全神贯注地写,而是边看个电视剧边写,然后再感觉一下,这一次,是不是没有那么生疏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