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

说话和表达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在人类漫长的表达史中,误会扮演着一个敌对的角色,让原本应该精彩的片段变得纠结诡谲,增添表达者的烦恼与艰辛,也考验着人性。

  无论是写作、演讲、辩论还是沟通交流,只要表达观点,就容易引来误会,这似乎无法避免,因为每一个人的经历、思维、环境不同,这会导致人们对你表达出来的同一内容有不同的理解。

  在如今“零距离”的现代社会,即使远隔千里互不相识的人也已经可以如同古时一样,隔着手机屏幕秉烛夜谈,遇到志趣相投的还好,遇到三观不合的,少不了一番激扬文字(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

沉默是不是最好的回应?

  我的老朋友Elaine从小活泼开朗,不赧开口,更不受约束,用我们几个的话说,长得像没被人欺负过似的。她应该算是最早一批玩公众号的作者,写过一些怪诞离奇的天马行空,也写过一些跟自己气质不太相符的阴郁深沉、嬉笑怒骂。

  刚开始,只是亲朋好友之间传阅一下,渐渐的,不太相熟的朋友也开始关注,再后来,便是成千上万的陌生人。评论氛围也从朋友之间的或欣赏或调侃,慢慢变得五花八门。同一个观点,读者们横看成岭侧成峰,各种角度的解读常常让Elaine哭笑不得。

  有时因为措辞比较尖锐,被盛赞“独立女性标杆”,也被批评教育“女孩子家怎么这样说话”?

有时因为参与一些政治话题的讨论,被讽刺“不懂装懂”、“崇洋媚外”。

  有时因为评论某部影片、某位明星,被认同“说出了我的心声”,也被粉丝们围剿“蹭流量蹭热度”。

  人生而无知,某种程度上,表达越多,暴露的软肋越多,说多错多解释多,难免掉进自虐的怪圈。人们大抵偏爱轻松些的氛围,真实的观点往往带着冷漠的距离感和偏执的主观性。

  于是便有朋友劝她:写点风花雪月,搞笑逗比就好,没必要那么执着地表达观点,开心比较重要不是吗?

  可是Elaine犟得很,从不会有“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说了”的顿悟,反而开了慧根,彻底治愈了玻璃心矫情病。一千个看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赞同就有反对,有客观就有主观,事实上,不仅仅是表达者,任何行动派,只要作为,就一定要面临其他人的评论。自认为的仗义执言、挺身而出,在别人眼中可能并不方正;自以为的坦率直白、洒脱自我,在别人眼中可以算作虚伪。

  人往往喜欢将奢望认作希望,习惯把将失望视同绝望。利益既得者往往愈发贪婪,失利者多不思己过。如若对人性的理解止于悲观,含糊其辞的虚与委蛇又谈何信仰。必须承认个体的生命经验非常有限,但只要尚未丧失对人性的好奇,对生命的敬畏,便足以支持我们走近人心,观一观这世界,而不必苦于表达真正的自我。

  我们总是在寻寻觅觅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随后就可以得心应手的应对生活,只有到最后才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研究永动机和炼制长生不老丹一样,花再大的努力、再多的功夫也是徒劳。

  如果沉默、畏缩是唯一安全的法则,不如索性做个聒噪、冒失的幼稚鬼,在大风起兮云飞扬里折戟沉沙,比之夜不能寐的抽刀断水举杯消愁,自在多了。

  选择表达、作为,就要接受种种不可避免的误会。不奢求被所有人认同,但也不必惧怕被任何人质疑,活在别人的言论里,并非人生的意义。

  评判总是很容易,而理解却太难。假如所有的倾听者都能够抱有更高的自觉去同情共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样的宿命就一定会终止。

  所以,请勇敢地自我表达,然后,感恩熟人的颔首致意,也期待陌生人的酒逢知己。

评论